代伊博
就读院校: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报考院校: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准考证号:104866105005275
总分:428
一条捷径,一个平台
有人说:“机会总是垂青有所准备的人”,有人说:“考研不能投机取巧”。经过了考研洗礼的我想说:“考研确实要精心准备,踏踏实实,但是考研确实有捷径可以走”。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身边有太多的努力至极的战友,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失败了,而且是败得很惨。你能说他们没有用功吗?不,我可以肯定地说,他们在这近一年的时间里,几乎把所有能用的时间都用上了,连不能用的时间(睡觉的时间)也拼上了,每天的生活除了有限的吃饭、睡觉时间之外,就只剩下学习了。最惨的是,生病时一边打点滴,还要一边看书。你能说他们没有机会吗?也不是,这一点,我想大家都明白:在考研这个机遇面前,人人平等。那么为什么还会失败呢?这里,我想套用舍友的一句话:“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是的,我想学习不灵活可以说是很多考研人的致命伤。交流少,沟通少不能真正做到“知己知彼”,也是很多考研人的另一大致命伤。
那么怎么才能解决这两大问题呢?我个人推荐文都辅导班,我觉得它为考研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一个交流的平台,一个能够灵活学习的平台。就拿我最满意的数学来说吧,这次我拿到了149的高分。这是我做梦也没想到的。自从高二数学拿了一次满分之后,以后的数学就在120到130之间徘徊不前。上了大学后,又疏于钻研数学,只能使我的期末考试勉强挂上80分这个档。还没考研,我就已经把考研想得很神秘、很困难了。开始考研了,也就开始心急了,而且是很急,没有一点底,这是因为我从来就不是一个非常自信的人,我的心理素质也不太好。三月份偶然听了蔡子华教授的数学辅导班,了解了考研复习的大致安排,也在半信半疑中报了数学辅导班和政治辅导班。其实,主要是蔡教授当场给了自己的手机号,并且承诺自己一定会回短信,而且还会认真解答。他的细心,他的热诚给了我一分安全感。三到六月份在惴惴不安中看了一遍蔡子华教授推荐的同济大学的高数课本和浙江大学的概率课本,我看得很细,课后题也做得很认真。但直到七月初也还是有一种茫然感,因为我觉得自己摸不着深浅。七月的武汉烈日炎炎,茫然又焦躁不安的我逃离了,回到了家中去寻求一个精神的支承点。
安逸的一个月很快就过去,在同学的催促下,八月我又来到了武汉,去参加八月九号的数学强化班。在辅导班的日子里,依旧很热、很急躁,但我感到一种久违的惊喜,尤其是和学友们坐在那大大的礼堂里,听着蔡子华、李永乐、韩於羹教授的精辟讲解,感悟着他们的鼓励时,发现自己还有不少会做的题、还有很多同一战线的学友。精彩的日子很快过去,但那份感动与安心不会过去,上完辅导班还是孤军奋战,但是不再寂寞,不再茫然。静静地复习笔记,做复习大全,一遍又一遍,努力回想教授讲过的思路,遇到实在解决不了的题目,也会一次次地麻烦蔡教授,他真的是有求必应。每次接到他回的短信,都要默默地在心中说一声“谢谢”,都会鼓更大的劲,加油加油再加油。这样就到了十一月份,该做真题了,我拿出2005的数学真题小试牛刀。起初有点忐忑不安,不知道这么久的复习达到了什么水平。但做着做着,就越来越安心,甚至是有点兴奋了,因为类似题目辅导班的教授都讲过,真有点如鱼得水的感觉。掐着时间作完,又激动地对了答案,嘿嘿,136分,其它都是粗心丢的分。我彻底地放心了,一月初,我又把上辅导班的笔记认真复习了一遍,整理了一下做题思路,就信心百倍地上了考场。果然不出所料,我成功了。 再说政治吧,我这一门考得不是很好,也不是很差,74分。但是要知道,我是将近11月份才开始复习的,而且都是在睡前一个小时才看的。不是说我的政治学得有多好,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每天厚厚的专业书,再加上数学、英语,把我的时间榨得一干二净。好在是我上了九月份的政治强化班,每天跟着人大老师幽默,跟着老师找考点、线索,跟着老师评价现实热点,倒也不亦乐乎。而且由于上课听得认真,记得仔细,辅导班结束时,我已经扎扎实实地过了一遍,自认为已经搞懂了所有的重点、难点,大致把握了整体脉络。所以十月份辅导班结束后,我是非常自信地开始复习政治的。看讲义、回忆老师思路,再看讲义、作真题,就到了十二月底,开始了抢记考点。但不是死记,因为我觉得自己理解得已经是比较透彻了,很容易就可以用自己的话把考点讲一遍。除了真题,我没有做其他的题目,但在考试时,我却并不生疏,因为辅导班老师在讲知识点时,就已把已经考过的、可能会考的题目穿插其中,所以我做得很顺,而且做完以后信心很足。这是很关键的,因为政治是第一门,直接影响你接下来的几场考试。74分,我很满足了,毕竟我没花多少时间
最后,我想真诚地谢谢文都,是它给了我翅膀,让我飞得更高、更远。希望越来越多的考研学友能够从中受益。
相关链接:
真正的失败是不去拼搏 |
“不抛弃,不放弃”—考研攻坚阶段心理战术之坚持篇 |
更多内容请访问:考试吧考研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