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本章在学科中的地位
本章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总论部分,对哲学的一般理论问题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总体特征作一一概述。因此,本章是学习掌握其他各章内容的“导游图”。
2.重点难点
(1)重要概念:哲学基本问题、世界观、唯心主义、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心主义。
(2)哲学基本问题的含义、内容;哲学基本问题两方面内容各自的作用和地位;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
(3)唯心主义存在的根源;唯心主义的两种类型,即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及典型代表人物。
(4)唯物主义的三种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哲学特点及局限;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哲学特点及主要缺陷。
(5)实践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意义和作用。
(6)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发现及其伟大意义。
(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8)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9)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和根本要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
(10)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人们正确认识现象、提高道德素养和精神境界中的重要作用。
3.复习中应注意的问题
考生复习本章最容易出错或混淆的问题有:哲学和世界观的区别;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共性和区别;对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确认;在哲学的内容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的区别;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性的理解问题。
本章能够联系实际的知识点;结合实际分析说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人们正确认识社会现象、提高道德素养和精神境界中的重要作用。
4.考试预测
根据近3年以来的试卷分析,本章2008年可能出选择题。
相关推荐:
考研政治最新时政精粹:重要专题精讲 | 时事复习资料:胡锦涛总书记6月25日重要讲话 |
2008年考研政治形势与政策复习重点 | 2008年考研时事政治复习之国内外时事 |
更多内容请访问:考试吧考研频道
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
1.本章在学科中的地位
本章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部分,是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前提和理论基础,后面的各章内容都是在此“基础”上的充分展开。通常将本章称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
2.重点难点
(1)重要概念:物质、一元论和二元论、运动和静止、人化自然、实践、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客体、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意识。
(2)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定义、列宁给物质下定义的方法论原则、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形式。
(3)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现代意义。
(4)实践的本质、特点和作用。
(5)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实践的主体、客体和中介。
(6)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的关系。
(7)意识的产生、本质及其能动作用。
(8)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的基本内容及意义。
3.复习中应注意的问题
(1) 不要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误解为“实物性”。
(2) 哲学上的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的区别。
(3) 世界的统一性和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世界统一于物质和世界统一于存在不是一回事。
(4)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但不是各种具体实物相加的机械总和,而是从各种具体物质中抽象出来的。
(5)在理解意识的能动性时,不要将列宁的名言:“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判定是错误的。
(6)在意识的能动作用问题上,关于唯心主义的错误,最容易误解为“它特别强调意识、思想的作用”,而不懂得它的错误在于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把意识的能动作用绝对化了。
4.考试预测
本章2008年可能出选择题,考点集中在以上给出的重难点中。
相关推荐:
考研政治最新时政精粹:重要专题精讲 | 时事复习资料:胡锦涛总书记6月25日重要讲话 |
2008年考研政治形势与政策复习重点 | 2008年考研时事政治复习之国内外时事 |
更多内容请访问:考试吧考研频道
第三章 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1.本章在学科中的地位
本章涵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唯物辩证法的全部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干”部分。本章所阐述的内容,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其他各个组成部分,即唯物论、认识论、唯物史观之中。因此把握本章内容对于复习其他各章内容都是具有重要方法论指导意义的。
2.重点难点
(1)重要概念:辩证法、形而上学、联系、发展、过程论、矛盾、对立统一规律、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两点论和重点论、度、量变和质变、肯定和否定、辩证的否定观、规律、4决定论、非决定论、辩证决定论、现象和本质、必然性和偶然性。
(2)普遍联系的原理及意义。
(3)唯物辩证法过程论的内容和意义。
(4)事物发展的规律性,规律的客观性、重复性。
(5)发展的肯定和否定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6)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7)本质和现象、必然性和偶然性、原因和结果、可能性和现实性。
(8)对立统一规律在唯物辩证法中的地位和作用,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实践意义,两点论和重点论的辩证关系及意义。
3.复习中应注意的问题
考生在复习本章时要特别注意:
(1)要紧紧抓住一个根本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以此为主线来理解其他问题
(2)不要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亦即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与系统论中的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等同。
(3)质变虽然变化显著,但不等于说一切质变都优于量变。
(4)在理解规律的重复性时,不要误解为是指具体事件的重复。规律的作用可重复,具体事物、事件是无法重复的。
本章中的有关对立统一规律,即矛盾学说的所有原理都可以综合在一起作为分析题的原理部分。此外,对立统一规律的有关原理还可以与“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形势与政策”等学科综合在一起出大型分析题。
4.考试预测
本章有可能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学说或范畴分析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实际问题。2008年最可能出的题型是选择题。
相关推荐:
考研政治最新时政精粹:重要专题精讲 | 时事复习资料:胡锦涛总书记6月25日重要讲话 |
2008年考研政治形势与政策复习重点 | 2008年考研时事政治复习之国内外时事 |
更多内容请访问:考试吧考研频道
第四章 认识的本质和过程
1.本章在学科中的地位
本章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认识论内容的全面展开。马克思主义哲学将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并将实践放在首位,作为全部认识的来源程序、动力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引起认识论的根本变革。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革命的能动的唯物主义认识论。
本章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和辩证法原理在认识过程中的贯彻和运用。
2.重点难点
(1)重要概念:反映论、先验论、认识、主体和客体、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非理性因素、真理、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真理标准、价值、辩证思维方法、思维具体和思维抽象。
(2)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对认识本质的科学理解。
(3)主体在认识中的作用。
(4)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以及认识对实践的相对独立性和导向作用。
(5)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辩证过程,即认识的两次飞 跃,认识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6)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7)真理及其客观性、具体性。
(8)价值及其客观性和主体性、价值评价和价值选择,真理与价值的关系。
(9)真理的绝对性(绝对真理)和相对性(相对真理)及其辩证关系。
(10)真理检验标准及真理检验标准问题上的辩证法。
3.复习中应注意的问题
复习本章要
(1)弄清楚能动反映论和机械反映论的不同点。
(2)要把主体与主观、客体与客观区别开来。
(3)注意经验论和经验的区别。
(4)客观真理论和主观真理观的对立。
(5)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与绝对主义真理观和相对主义真理观的区别。
(6)要将抽象和具体这一辩证思维方法放在思维领域、理性认识范围探讨问题,这样,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思维过程也就不会与“从认识到实践”的认识的第二次飞跃混淆起来。
本章中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认识的两次飞跃、认识的无限反复和发展、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可以综合起来,作为大型分析题的原理部分。比如,2001年文、理科的第34题就是综合运用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几个基本观点。此外以上原理最容易和自然科学方面的材料结合在一起进行分析、说明。
在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本章是能够联系实际问题最多的一章。
4.考试预测
2008年,本章有可能综合几个原理分析具体生活事实材料。
相关推荐:
考研政治最新时政精粹:重要专题精讲 | 时事复习资料:胡锦涛总书记6月25日重要讲话 |
2008年考研政治形势与政策复习重点 | 2008年考研时事政治复习之国内外时事 |
更多内容请访问:考试吧考研频道
第五章 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
1.本章在学科中的地位
本章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部分。历史唯物主义,亦称唯物史观或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是马克思的两大理论贡献之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心和本质内容。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一起“铸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整块钢铁”,为彻底、完备的唯物主义哲学,实现了哲学的伟大变革。
本章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开篇章,是理解和把握后两章内容的前提和基础。
2.重点难点
(1)重要概念: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地理环境、社会经济结构、生产方式、生产力、生产关系、社会政治结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社会文化结构、意识形态、文化、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
(2)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在社会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
(3)社会生产实践和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4)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5)社会历史是自然历史过程。
(6)以劳动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在生产力中的地位和作用。
(7)生产关系的本质和内在结构。
(8)社会政治结构及其核心。
(9)意识形态的阶级性。
(10)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及意义。
(11)文化的本质和功能。
(12)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协调发展。
3.复习中应注意的问题
复习本章要完整把握社会的有机构成以及社会的经济结构、社会的政治结构、社会的文化结构之间的内在联系。
要注意社会关系和生产关系的区别,尤其要明确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形式、社会意识形态三个要领的不同点。
本章能够联系实际的知识点:
(1)可以运用意识形态、上层建筑反作用原理分析说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
(2)可以根据各种社会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分析说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必要性。
(3)可以运用文化的本质和功能分析说明创建先进文化的重要性。
(4)可以联系实际说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协调发展及其重要意义。
4.考试预测
2008年,本章可能在“社会的文化结构”原理中命制选择题或分析题。
相关推荐:
考研政治最新时政精粹:重要专题精讲 | 时事复习资料:胡锦涛总书记6月25日重要讲话 |
2008年考研政治形势与政策复习重点 | 2008年考研时事政治复习之国内外时事 |
更多内容请访问:考试吧考研频道
第六章 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
1.本章在学科中的地位
本章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部分。就其地位而言,它既是对第五章中所概述的社会经济结构、社会政治结构、社会观念结构的展开和深化,又是理解第七章内容的理论前提,是第五章与第七章的中间环节。就其内容来说,本章所阐述的内容是历史唯物主义最重要的原理。
2.重点难点
(1)重要概念:社会基本矛盾、唯意志论、宿命论、全球问题、人民群众、群众观点、群众路线。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的内容,生产国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科技革命的社会作用,“全球问题”。
(3)经济基本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本善的规律及现实意义。
(4)社会发展和人的活动,历史的“合力”。
(5)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
(6)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和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性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
3.复习中应注意的问题
复习本章内容,要明确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两重反作用与上层建筑对生产力的两重反作用的区别。
本章可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和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综合起来,与邓小平理论概论中的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理论、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理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理论综合起来复习。
本章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点章:
(1)可以运用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反作用的原理去分析、说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性。
(2)还可以运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原理说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系及重大意义。
(3)可以运用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的观点,分析、阐述邓小平同志关于“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
(4)关于“全球问题”,可以运用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关系去说明。
4.考试预测
2008年,本章有可能在“科学技术发展与全球问题”这一知识点上命制分析题。
相关推荐:
考研政治最新时政精粹:重要专题精讲 | 时事复习资料:胡锦涛总书记6月25日重要讲话 |
2008年考研政治形势与政策复习重点 | 2008年考研时事政治复习之国内外时事 |
更多内容请访问:考试吧考研频道
第七章 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
1.本章在学科中的地位
本章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结论篇,也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后一章。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价值目标和精神就是为了“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即实现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人的自由和人的全面发展——共产主义的实现。因此,本章所阐述的关于人的问题,就构成了唯物史观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归宿。
2.重点难点
(1)重要概念:社会形态、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人的全面发展、共产主义。
(2)社会形态理论及意义。
(3)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与主体选择性的关系,社会发展过程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关系,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经验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5)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6)人的社会环境及人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及其关系。
(7)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
3.复习中应注意的问题
复习本章要特别注意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关系;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要区分社会形成和社会经济形态的不同。
4.考试预测
本章不会单独命制分析题。2008年,有可能在人的发展问题上命制单项选择题。
相关推荐:
考研政治最新时政精粹:重要专题精讲 | 时事复习资料:胡锦涛总书记6月25日重要讲话 |
2008年考研政治形势与政策复习重点 | 2008年考研时事政治复习之国内外时事 |
更多内容请访问:考试吧考研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