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吧

自学考试

考试吧>自学考试>考试答案>正文
2021年4月自考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真题答案(部分)
考试吧 2021-04-12 15:27:36 评论(0)条

2021年4月自考真题答案热点文章真题答案下载对答案

扫描/长按下面二维码
获取自考真题及答案

扫描/长按下面二维码
下载自考万题库估分
热点

下载“万题库”APP进行《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估分↓↓

美好明天课堂自考学历中心

专业:汉语言文学专

科目:【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

  三、简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36.【题干】简析王蒙《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的主题意蕴。

  【答案】

  (1)小说以新调任组织部的年轻人林震的视角展开叙事,以组织部在处理通华麻袋厂问题时所产生的内部分歧与矛盾为中心情节。

  (2)揭示了党的某些领导干部存在的革命意志衰退、官僚主义作风等问题,以及其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危害,批判了体制性文化和体制化了的人。

  【考点】精读小说——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

  37. 【题干】简析老舍《茶馆》的结构特色。

  【答案】

  (1)《茶馆》没有统一连贯的故事情节,而是采用独特的人像展览式戏剧结构,将众多的人物速写组成几十幅时代剪影,形成一个个戏剧片断,经过作者的巧妙编织,既展现了多种多样的戏剧冲突,又塑造了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还广泛地反映了时代环境和社会心理。

  (2)剧中众多人物,以裕泰茶馆掌柜王利发为中心人物,来辐射其他人物和社会环境;

  (3)全剧分为三幕,描写了三个时代背景下的茶馆故事,通过裕泰茶馆这个“窗口” 截取一系列生活横断面,以小见大,以高度的艺术概括力,从侧面反映了近五十年社会历史的风云变幻,深刻揭露了三个时代的黑暗腐朽。

  【考点】精读戏剧——茶馆

  38. 【题干】结合历史背景,简析王小波的《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中猪的形象。

  【答案】

  (1)特立独行,我行我素,潇洒自由。

  (2)这只猪是作者自己理想的化身,它摆脱了猪的普遍命运,不接受他人的设置和安排,具有自然、野性的特征,成为反抗压制、追求自由的象征。

  (3)在这只猪身上,体现了作者自嘲中的自许,寓讽刺和批判于幽默诙谐之中。

  【考点】泛读散文——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39. 【题干】简析绿原诗歌《重读<圣经>——“牛棚”诗抄第n 篇》的表现手法。

  【答案】

  (1)比喻赋予这首诗一种从容的意态,诗人内心的悲痛和对时代的隐喻通过相当有节奏的平和的语调凸显出来。

  (2)感情起伏相当自然。诗人不慌不忙地让思绪进入《圣经》的世界,最后又在高潮之后干净利落地返回“牛棚”中的寂静场面。

  (3)暗示手法也使作者对现实的批判显得较为含蓄,耐人寻味。

  (4)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笔力沉重、深刻犀利,而又不失明朗乐观。

  (5)遣词用字仔细斟酌,重视诗歌的节奏美感。

  【考点】诗歌泛读——重读<圣经>——“牛棚”诗抄第n 篇

  四、论述题:本题12分。

  40.【题干】论述茹志鹃《百合花》的主题意蕴和艺术特色。

  【答案】

  一、主题意蕴:

  (1)《百合花》以第一人称口吻叙述了围绕在小通讯员和新媳妇之间借百合被的故事。

  (2)表现了军民团结、生死与共的深刻主题。

  二、艺术特色:

  (1)以百合花被子作为叙事线索。结构上,产生了前后呼应、结构严谨的效果。

  (2)选材上以小见大:不正面描写战争场面,而是精心描绘日常生活片段。

  (3)运用对比、衬托和细节描写的方法刻画人物。

  (4)语言清新自然,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考点】精读小说——百合花

  五、阅读分析题:本题20分

  41.【题干】阅读杨少衡小说《复活节岛的落日》,结合作品实际,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学短评。要求:

  (1)紧紧围绕本文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点来写

  (2)不要写成读后感

  (3)表达通顺、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复活节岛的落日

  杨少衡

  “那时太阳落在海面上。”老人说,“那是让人一眼看去永远忘不了的奇迹——几层楼那么高的巨大石像站在海岸上,排成一排,面对落日眺望远方。在大洋中一个人迹稀少的小岛上,石像就像一队天外来客,没有人知道它们为什么会在远古突然出现在那一座小岛上。”

  “复活节岛?

  老人点点头。他苍白的脸上布满风霜的印迹。他坐在轮椅上。海滨公园的黄昏像往常一样寂静冷清,风轻摇着树梢,白色的海浪线在空旷的沙滩上翻卷,涛声随着海浪的覆一阵一阵地传过来,蓝色海洋的尽头,一座黑黝黝的岛礁上垂着一轮日复一日垂挂在那里的平静的落日。

  “那座岛屿在南太平洋上,南回归线的南边。”老人说,“我到那儿寻找奇迹。从我听到那些石像的传说后,我就一直在想着它们,我知道那些巨人石像紧闭着嘴唇,嘴唇里含着一个永恒的生命之谜,那个谜等着一个人去译解,那个人就是我。”

  “那有几万公里呀!您怎样到那儿?坐飞机?坐船?您当过水手,还是地理学家?”

  老人没有回答。他沉浸在他浪迹天涯的回顾里。他垂着眼睑,嗓子里咕噜咕噜有如梦呓。静静的滨海大道上就他们两人:老人和他的对话者。对话者是一个小伙子,他看着海洋远处。

  “那些石像排列在海边上,一动不动地眺望远方。太阳正点儿一点儿地沉向海面,海面像红色的火焰熊熊燃烧。”老人说,“我跟那些石像一起站在岸边看着落日。”

  “真漂亮!”

  “我听到石像在低泣:用涛声低语。南太平洋的涛声此起彼伏,无止无休,长长的,从石像的脚下一直滚到太阳落下的那个地方。”

  “不同凡响。”小伙子赞道,“那么您知道那个谜了?关于生命的?”

  “我知道。”老人说,“宇宙间最了不起的奇迹是什么?是生命,就是它。那些永恒的石像矗立在那儿诠释着生命存在的价值,诠释着搏击和希望的意义!”

  老人深深地陷入他的思绪之中,他没再说话,渐渐在海滨习习的晚风中沉沉地睡去。小伙子听到海滨大道上清脆的高跟咔咔响着向这边走来。“谢谢您帮我照顾他。”走过来的姑娘说,“现在我要把他推回去了。”小伙子看着轮椅上的老人,他垂着头,头发稀疏斑白。

  “他是我伯父。”姑娘道,

  “很不幸。三岁时得了小儿麻痹症,在轮椅上硬撑了一辈子。”

  “他到过很多地方?”

  “他从没离开过这座域市。”

  轮椅上的老人面对大海,瘦小的身躯在海风中蜷成一团。小伙子看着沉思默想的老人,觉得他像是马上要化成一道光华升腾而去。宽阔无比的海洋尽头垂挂着一轮灿烂的落日……

  【答案】

  一、主题意蕴

  通过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和初涉人生的小伙子的对话,展现了老人的人生尽力和自己的人生见解,即使老人是从未离开过“这座城市”的小儿麻痹患者。作者意在表现老人虽然身残,但是依然通过精神世界及健全的心灵诠释了生命存在的价值,诠释了搏击和希望的意义。

  二、艺术特色

  1. 结构:别具特色,在老人和年轻人的对话中展开老人的阅历,结局出乎意料;

  2. 表现手法:人物对话、对比、景物描写、比喻、象征;

  3. 语言特色:抒情、散文化

  4. 人物:形象鲜明

  【解析】

  (1)达意即给分。

  (2)答题有创意,且言之成理,可适当加1~4分,但本题总分不能超过20分。

  (3)如不足600字,每不足50字扣2分。

  【考点】小说

  这里只可以看,下载万题库估分,还可以练,可以看解析【点击下载

  声明:本文为考试吧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长按/扫描二维码关注 助自考一臂之力
获取4月自考真题及答案
获取2021年4月自考成绩
免费获取8次直播课程
获取最后6套预测卷

万题库下载微信搜索"万题库自考"

展开全文
评论(0条) 发表
Copyright © 2004-
考试吧(m.566.com)北京美满明天科技有限公司
社会统一信用代码:91110108MA01WU311X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