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吧

高考

考试吧>2022高考>高考历史>高考历史辅导>正文
2020年北京高考历史试卷分析
新浪教育 2020-07-10 14:11:52 评论(0)条

2020高考真题答案热点文章 ※ 真题答案下载 ※ 对答案

  以史为鉴 铸魂树人

  ——2020年北京市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历史试卷综述

  2020年北京市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历史试卷,认真贯彻和落实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新课标和四省市教学指导意见为依据,强化“铸魂树人”的核心理念和教育目标,突出考查历史学科的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和核心价值,服务教育教学,突显学科的文化意涵与教育功能。

  试卷注重整体设计,思想性与科学性并重,引导考生思考、探索日常生活、学习探究、国家发展乃至人类社会面临的各种问题。以丰富多样的素材为载体,呈现重大历史事件和现象的发展变化过程,构建纵深开阔的认知框架,把中国史与世界史置于人类文明演进历程中加以反思与考查,反映出世界背景下的中国与中国视野里的世界。试题立意深远,视野开阔,题材丰富,形式活泼,关照现实,充分体现开放性、多元性、基础性、应用性、综合性和创新性原则。同时,历史试题秉持考试为教育教学服务的宗旨,紧密联系2020年北京中学历史教学的实际,强调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突显家国情怀与世界视野,培养考生的现实关怀意识,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整套试卷稳中求变,布局合理,材料新颖,视角多元,难易适中,希冀对中学历史教学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

  一、博古通今,铸魂育人,奏响时代主旋律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是推动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创造的宝贵物质和精神财富,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试题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等多个视角,考查了考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如第1题中的青铜器冰鉴缶是先秦时期最为典型的优秀物质文化遗产,其使用方式也蕴含着先秦时期的政治观念和社会思想。第2题中的“清乐”是汉唐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优秀精神文化成果,其产生、流散和重新整理的历史过程,体现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延续的活力和动力,也展现出民族文化互动交融的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不断传承创新的同时,也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如第20题从“茶”字的读音入手,展现了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历史过程。

  试卷突出铸魂育人,具有明确的思想导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试题中,意在引导考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如第17题“从战歌到国歌”,突出了“富强、爱国”的核心价值观。第10题从回顾了我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历程,强调了加强法制建设的理念和成效。第8题反映出广大农民阶级在革命斗争的过程中,政治认识不断提高,革命意识不断加强。第9题则通过1950年一幅获奖的新年画作品,传达出新中国成立之后,在社会各个层面出现的崭新气象。

  二、察古知今,见微知著,增强社会使命感

  对现实问题的思考是研究历史的动力之一,历史也为现实提供了诸多的借鉴和参考。试卷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生活,以学习探索问题情境为载体,体现现实关怀和人文关怀。如第20题要求考生运用丝绸之路、新航路开辟等相关历史知识,对“今天世界茶的两大发音系统”这一现象作出合理解释。这不但体现了历史教学服务于现实的社会价值,有助于深化考生对“一带一路”建设的背景的认识,使考生更好地理解文化交流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性,以及中国同世界密不可分的联系与合作共赢的前景。

  中国自古以来就重视抵御各种灾害,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如第5题中,王安石提出应培育农民自身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为现实提供了借鉴。第10题从一系列的立法可以看到,我国处理和应对突发事件时,着力加强法制建设,展现出国家在防灾救灾中的决策作用。

  三、读史求真,继往开来,落实学科新素养

  北京历年高考试题一贯注重从学科本质出发,考查考生历史学科的思维水平。试题以学生为本,突出主干知识,紧扣课标和教材,选择考生较为熟悉的题型,没有偏题、怪题,尽量做到贴近中学历史教学实际。与此同时,试卷因时制宜、稳中求变。2020年是高考向等级性考试转变的第一年,试卷结构和考试时长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为试题的命制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二卷”选取的历史素材更加丰富,内在联系更加紧密,有利于更加深入和灵活地考查考生必备的历史知识和关键能力,着力在试卷中呈现和落实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

  试卷整体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创设多样情境,引导考生透过历史的纷杂表象认识历史的本质。如第18题以“近代工厂之父”阿克莱特的成长经历为线索,生动地展现了工业革命大潮之中,个人拼搏进取的成功历程。以此考查考生对工业革命的把握和理解,以及对时代与个人关系的认识。历史学科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怀,试卷发挥学科所长,突显家国情怀。如第17题“从战歌到国歌”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

  对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的考查渗透于整张试卷。如第20题通过地图,要求学生能够在特定的时空背景下,对历史现象作出合理分析。第4题展示了安史之乱前后长安城的空间布局图,要求考生从古代经济的发展变化看待城市规划的变化。第16题以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的过程为例,引导考生认识史料实证的重要性,学会在具体情境中运用这一方法,既有利于考生感悟实事求是、著史求真的史学精神,也能培养学生辨析和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这是现代公民必备的素养。

  对历史解释的考查集中体现在试卷的第二部分。“二卷”通过各种不同方式的设问,考查考生综合运用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的方法,对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做出合理解释的能力,并运用所学客观地评价历史作用。同时,试卷注重选择性和开放性,以此考查考生的创新能力,突出北京学生的特色。如第17题的设问要求考生在五个要求中选取三个,体现了试题的选择性。第18题要求考生解读阿克莱特的成功之路,第19题要求考生评析十三行的兴衰,都给考生提供了一定的空间,考生需要自己选取解题思路和方法,将所学知识进行迁移整合,从而得出新的历史认识。这样的试题更加贴近北京中学生实际,有益于发挥其所长,展现其创新的内在潜质。

 

扫描/长按二维码关注 助高考一臂之力!
获取2020高考真题答案
获取2020年高考作文
获取9套高考内部资料
获取历年高考真题答案

微信搜索"考试吧高中资讯" 关注获得高考备考资料

展开全文
评论(0条) 发表
Copyright © 2004-
考试吧(m.566.com)北京美满明天科技有限公司
社会统一信用代码:91110108MA01WU311X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