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吧

高考

考试吧>2022高考>高考语文>高考语文辅导>正文
2019北京高考语文题型设置稳定 考情趋势具有时代感
新浪教育 2019-06-08 10:14:09 评论(0)条

2019高考真题答案热点文章 ※ 真题答案下载 ※ 对答案

  王潇:主持人好,各位网友们大家好,非常开心今天能作客新浪,给大家评析一下今年的高考。

  主持人:非常欢迎王潇老师。王潇老师非常资深,他是北京新东方学校中学部高考语文的资深教师,2018年被评唯命是工坊优秀教师,2016-2019连续三年语文组内学生评价第一,2017年开始担任中南区、东北区区长,所在区域均在教研组排名第一,2018年部门学术论文优秀奖,深谙高考动向,多次参与高考解析,受到学生和家长的喜爱以及信任。相信今天王潇老师来到我们现场,一定可以给我们学生和家长带来非常精彩的解析。首先您先跟我们分享一下,现在您能够知道的试题,您觉得今年试题跟往年相比它的难度有没有什么变化?有什么特点?

  高考题型设置稳定 考情趋势具有时代感

  王潇:据我们了解,今年北京高考它的大题数量跟去年还是一样的,是六道大题,分别是非连续文本的鱼肚,文言文、诗歌鉴赏、散文、微写作和最终大作文,在题型设置上跟去年来讲是没有什么变化的,所以说我觉得高考的规律还是很稳定。再有一个就是的考情趋势,我觉得从今年这些考题上来看,它符合了我们现在国家对考生或者说对青年的一种时代的要求,它从以前单独考察知识,到现在越来越注重考察考生的信息提取能力或者注重考察考生对于家国、对于天下这种胸怀,这种格局,这种掌控的能力,所以我觉得近几年高考语文,尤其像今年越来越考察学生的能力,而不是他单独的去背诵或者他去做题,真正是让学生在做语文当中去体味人生,去掌握胸有天下的这种感觉,所以我觉得今年的高考题还是出得比较符合我们的时代感。

  主持人:所以整体大方向是没有变的,如果大家平常非常关注历年的考题,是有规律可循的。我们接下来就希望老师详细给我们讲一下,我们今天应该是讲北京卷,您觉得北京卷的整体试题在具体题形设计、答题上面给我们分析一下有哪些重点和技巧?

  王潇:现在这个时间语文已经考完了,据学生反馈的试题,我们一道一道题往下看。首先第一个往年来讲都会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首先大家可以看这道题设置的意义,非连续性文本,意思就是说它会给你多个,也就是我们平常会给三个或者两个,它会给两三个不连续的文本来阐述同一个事情。有的同学在初次接触这种题的时候,他会觉得很迷茫,说三个不连续的文本,我怎么才能把它做出同一道题呢?会觉得这个逻辑很奇怪,但其实是这样,虽然材料不连续,但是它的讲述点是一样的,只不过它在从不同角度讲同一件事,所以说咱们就把它当成一篇文章的三个自然段就行了,所以这是第一点,大家不要受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这个名字的 误导,当成自然段就好。

  再看试题本身,材料一里面说随着全球人口不断增长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创造了一个生态系统,所以我们可以读出这个材料它应该在考察人类与生态系统的这么一个关系。我们看第二个材料,第二个材料从生物学家的角度来看,从生物学家的角度来看我们的生态系统如何、如何。材料三是通过研究的角度来发现,研究本身,所以我们可以看同一件事情就是生态系统,所以这是我们非连里面共同的点。不同角度是哪些呢?首先材料一是从宏观的大格局上来看,材料二是从科学家、研究家的本身来看,而材料三是从研究本身来看,所以说我个人感觉今年的非连材料给的角度它是一个由浅或者说由大、由表及里的这么一个过程,我先给您一个宏观的东西,然后给你一个微观,最后给你一个最微观的现实数据或者现实的例子,然后让你去做一些题。所以我觉得它是比较讲究逻辑的。

  主持人:也就是说,这个是让大家循序渐进的越来越走入这个题,越来越了解这个重点,是吗?

  出题顺序讲究逻辑 找到规律利于答题

  王潇: 对。所以大家在读这个材料的时候,因为我也了解到有的学生习惯先做简答题,就不喜欢先做选择题,所以他可能先去读材料三,我个人不是很建议这种做法。高考的题目各科,尤其是语文,它的出题顺序是讲究逻辑的,语文真的特别讲究逻辑,就是它给你把这个材料按照一、二、三排好了,不是瞎排的,它一定是按照规律来给你排下来,这种规律一定是有利于你做题,它不可能说给你排一个不利于你做题的规律,所以说大家不要自己给自己挖陷阱,这是一个小建议。

  再有一个就是,我们可以看这个材料的内容,材料内容它讲的是生态系统,我们的生态系统从古至今都有,只不过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的生态系统在发生着变化,那么今年我们知道是中国一个非常重要的年代,2019年是新中国建国70周年,我们去年又是改革开放40周年,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之下,我们大力的发展我们的经济,发展我们的科技,所以说我们国家取得了一些长足的建设,而今年这个关键时刻,他把生态系统拿出来考,显然是有这种社会价值的,也是有时代意义的,所以说我们可以发现虽然考的是语文,但是他还是和我们的理工相结合了,所以这也印证了之前我们一直在说的一种观点,文化和科技我个人觉得应该是密不可分的,有的人可能认为我们应该发展科技,文化对于我们来说没用,所以有一句古话叫“百无一用是书生”。但是有的人会说,还是文学好,文学能让我体会诗词歌赋中的美,文学能让我看到苏轼的豪放,他能让我看到李白的温柔,他能让我看到杜甫的悲惨,他能让我看到整个跌宕起伏的历史,这些是科技它带不来的。所以说我们应该抛却科技,我们应该传承文化,我们会发现其实二者的争端完全没有必要。

  我们从语文卷子上就能够得出,科技是为了更好的传承文化,而文化是为了更好的发展科技,所以二者应该是兼容并蓄的状态。这个我觉得从以往的高考试题中也能够看出一些端倪,比如说前年的考题,就是2017年的考题,考的是说纽带,说纽带这篇文章它就是新的“一带一路”,“一带一路”新的海上丝绸之路,我们原来有一个丝绸之路,我们现在有一个新的丝绸之路,所以你看我们的历史和我们的科技它本来就是密不可分的,所以说在创新之中寻求发展,这是我们国家现在的一个战略政策,应对到我们的考题里,所以它就有这么一种体现,所以我们可以看语文的考试它考到了科技,所以说大家一定要注意这种变化。那么有的同学就有点疑惑,说老师我学文的,我没学过生物,我不太理解生态系统是什么。

  主持人:对理科不是那么熟。

  第一道大题考察两种能力:信息提取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王潇:我真的不会,我本来就是文科生考语文,为什么让我做生态系统的题呢?但是各位注意,我在这里说科技与文化相结合,我们说的是大趋势,并不是真的让你做生态系统,我们只是找出来一个点,我们最终考的还是语文。所以说非连,就像第一道大题,一共考察两种能力,第一种能力就是我们能不能从这么长一篇文章当中提取出一句到两句有效信息,这就是我们信息提取的能力。

  主持人:提炼重点。

  王潇:提炼的重点。我们在社会上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每天都面对零零总总各种各样的消息,如果我们没有较强的信息提取能力的话,我们处理不好日常生活。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处理不好日常生活,国家就不会发展,国家不会发展那这个问题比较大了。所以说我们从青年开始或者说从高中生开始,我们就学习培养大家一种提取信息的能力,所以说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一个端倪,学语文有一大部分或者说很大部分它是在学整个的人生或者在学整个的生命的历程,所以说这门学问我觉得还是比较像艺术的。这是我们说的第一个非连。

  那它的难度其实比较简单,相对于整张语文卷子来说它的难度是最简单的一个,所以大家只要有较强的提取信息的能力,大家只要不要慌,不要浮躁,你一定会把它做对,这是第一个。第二个这道大题它会考察你的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思维大家可能觉得语文为什么要考逻辑思维呢?不应该是理科考逻辑思维吗?但是大家发现一篇文章如果没有逻辑这篇文章是不通顺的,所以逻辑思维对于语文来说也相当重要。我自己平时在跟我的学生也会去传达,无论是你读文章的时候,还是你写作文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你的逻辑是否正确,一篇36分的作文和一篇42分的作文,它差在哪儿?它不差在例子上,也不差在审题上,它差在逻辑上,说俗了就是通不通顺。老师拿到你这篇文章一读,一皱眉头,觉得你这篇文章不通顺,那自然分就低,这些是隐性的,所以我们需要花大力气把它培养出来。

  那么这里非连的逻辑考察我觉得它一共分为三种,第一种在于因果逻辑的考察,因为我们发现平常日常生活,无论是说话还是处理事情,我们都是用因果逻辑用的最多。如果大家因果倒不清楚的话,很可能就会导致一个言不达意的情况,如果说具体的话,比如说材料中给你写因为A,所以B,然后选项给你写因为B,所以A,你看因果倒了,这是我们常说的因果倒置,这个不能选。还有什么情况呢?比如材料里说因为A,所以B,选项中说因为B,所以A,这个叫强加因果,人家压根没有,你非得说有一个,那得看学生的筛选能力,这是第一种因果逻辑。第二种就是我们的范围逻辑,范围逻辑经常就是大与小的关系,我们经常会听到一种常见的逻辑错误叫做以偏概全,意思就是说文章写ABCD四件事,选项中是ABC三件事,就说这个对不对?这个当然不对。但是学生要是着急,他就看不出来,其实就差那么一个细节,可能就差那么一个词或者就差那么一个意思,所以学生会觉得可能就对了,所以以偏概全也不对。最后一种逻辑就是无中生有,文章里压根没有,选项给你来一个,这是最简单的,我觉得一般都能选出来。

  总结一下,非连考察就这几件事,就像我刚才说的,整体难度是不难的,所以大家好好做,应该能拿到满分,这也是对广大考生的一个期许。

  主持人:所以就是对这种题来说,我们考生最重要就是第一刚刚您讲要抓住它的重点,第二就是要理清它的逻辑,也就是说这两个算是我们对这种题目的一种答题技巧,是吗?

  王潇:对,其实这种题目没有什么特别能够强技巧性的东西,因为它是很强基础的,就像您刚才说的如果是技巧的话,可能就是您刚才说的那两个,只要考生把握住了,这种题是不能丢分的。

  主持人:这种题还算是比较好做的一种题。

  王潇:对,因为毕竟是开篇第一题。

  主持人:明白,抛砖引玉。

  王潇:对,不能上来就太难,我们是要讲逻辑的,由浅入深,所以非连这是上来给学生找找状态,我们拿这种题。

  古文阅读题:需要记忆与背诵 先看文章再答题

  接下来就是古文阅读,古文阅读相对我们的非连难度会上升很多层级,它的难度在于两个,第一个在于它的逻辑变得更复杂了,因为毕竟是古人整理的逻辑,因为文人嘛。第二就难在语法上,毕竟它是古文,古人的语法和古人的习惯,乃至于古人的方言都跟咱们不一样。所以说我觉得文言文最难一个地方不在于题,其实在于文章你能不能读明白。有很多同学说老师文言文26分或者24分,不管它多少分的文言文,我只能拿一半或者连一半都拿不到。我就问他为什么呢?他说老师因为我读不懂文章,你说我读不懂文章怎么做这个题呢?

  但是在这儿跟各位同学说,我们想把文章读懂还是比较难的,因为它里面掺杂了古代的文化背景,古代历史背景,古代政治背景,古代经济背景,古代方言背景,最难就是这个方言,如果它用文言文,就是用古语的形式写了一个方言,还是南方方言的话,那么你会发现它翻译起来就会更加有难度,所以说我跟同学一般说的是,我们不要去在意每一句的翻译,我们目的是理解整篇文章,高考设置文言文的一个目的也是,它不是想把我们变成古人,它的目的是想让我们从这篇文言文里面理解这篇文言文的逻辑以及理解一些基础语法,所以我说你能不能在画线句或者加点字,就是这种重点的前后,你把它逐字逐句翻译,其他东西你能不能有一个宏观的概念就行了,比如一个古文写一个君子款待一个臣子,文言文里面列了吃了什么什么,像这种没有必要把吃的翻译出来,就翻译成君子款待臣子吃饭就完了,对全局没有什么影响,对你做题也没有什么影响。

  所以说文言文,它的难度是非常难,这是我们公认的,但是我们可以人为降难,我们不要自己难为自己,所以说整整篇文言文来讲,它确实是我们高考里除了作文最难的一项,但是大家一定要讲究技巧,应该它需要记忆和背诵的还是比较多,比如基础语法、倒装句、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这些东西都是有一些固定的方法在里面的,因为毕竟语法它不能来回变,必须得固定才行,所以这些大家是会的。再有古代的实词、虚词,它也不会变,所以说你把它的所有意思都被下来,它也不会说今天是这个意思,明天那个意思,所以说文言文需要我们背的还是比较多。

  主持人:我有一个小疑问,刚刚您说的这些点,有的同学不管是课堂当中还是复习当中,他自己心里挺明白的,但是当真的做到这个试卷的时候,他毕竟在考场,我觉得还是会有点慌,刚刚看到题的时候,他会有点蒙,您得他先去看这个题,知道这一篇文章的大概,心里有个底,然后再看这些题目,这种方式比较好?还是说我先把这个题目都看明白了,然后我再去文里找这些答案,哪一种方式会更好一些?

  王潇:您说的这两种方式其实一直是在我们教学领域里大家很有争议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老师说,你不读文章,你怎么知道题考什么呢,你读了题目,你还得回去读文章,那你不如上来把文章读明白,然后你去做题。有的老师会说,问题就是读不懂,所以我不如直接去看题,我找到它的考点位置,我再回到文章当中精准定位。这两种我觉得都各有各的胜长,但是我个人的一个观点是,我们还是要先看文章。

  因为曾经我记得是有一年,应该是哪一年的高考题,它考了一个文章是《越王勾践世家》,就是《史记》里的一个文章,然后里面考了一句翻译,翻译叫做“君行令、臣行意”,学生第一反应肯定不是回文中找,学生第一反应就是答题。我们现在可以现场试验一下,我们听到这到这句话之后,镜头前的小伙伴可以想一想,“君行令、臣行意”你的第一翻译是什么?我猜第一翻译肯定君王下达命令,臣子实行命令。因为我们古代就是这样的,我们古代的常识就是这样的,但是这个往往就是错的,这个就是陷阱在这儿了。

  我们如果把它带回文中,或者说如果你先读了文章,你就知道这一句话它一定不这么翻译,因为前面的一个语境,我就不给大家复述原文了,前面的语境说的是,这个君王想让这个臣子升官,然后臣子说的是公众号家长高考圈,后面这句话是臣子跑了。我们现在要翻译“君行令、臣行意”,那我们就得推断上下文语境,上文说要升官,说了一句话,跑了,那他到底想不想升官?不想。所以说“君行令、臣行意”,意思应该翻译成君王下达命令,臣子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你看如果翻译成君王下达命令,臣子实行命令,那不就跟文章的逻辑冲突了吗?所以说我个人认为,还是应该先读文章,但是我也不支持读整篇的文章,我的一个看法是我们要重点读加点字的前后句和划横线的前后句,因为加点字和划横线都是考题,所以说我们考题附近一定是重点,所以我们重点去看这个。

  主持人:还是要把考题带入文章当中,寻找它的前后语境,看一下它周边的题目都是说的什么。

  王潇:我们利用语境来帮助我们做题。

  主持人:其实我觉得就是文言文有时候出起来它会给一大段,还挺长的,有不必要的话,就不用去读了,是吗?

  王潇:是这样的。我觉得考官也没有想让你把整篇文章都理解清楚,他的目的还是为了那几道题的考点,看看你有没有掌握他需求的知识。

  主持人:您有没有什么技巧,让大家快速来找这些重点呢?

  王潇:第一个就是我刚才说的加点字和划线句,这肯定是重要的,第二个我们把文言文会分为三大类。

  第一个叫做人物传记类,就是写人,介绍某某某人,他是谁,他干过什么,然后他有多么的牛。如果是人物传记类文章,我们主要要找事件,它肯定是通过事件来说明作者性格,重要的考点就在事件和性格上,性格他肯定不会在文章写,那你就找事件,你自己总结就行了。比如说一个将军英勇杀敌,他杀了很多敌人,打了很多胜仗,最后皇帝给他钱,他还不要,这个人就是淡泊名利。所以说你找事件,然后总结就行,这是第一种人物传记。

  第二种山水游记,就是诗人今天出去旅游,我去峨嵋山一日游,诗人写一篇文章,他们那个年代没有手机发不了朋友圈,所以就写篇文章聊,以慰藉了。山水游记,你想出去玩你朋友圈发什么?去哪儿玩,玩了什么,我有什么感想,就是秀一下。诗人也是一样,我今天去了峨嵋山,我玩了峨嵋山的大石头,我觉得大石头不错,我在这上面坐了会儿,我还在峨嵋山上看了好多猴子,我觉得真棒。最后写一写我的感想,爬山不错,这一天我看到了一览众山小的场景,我觉得人生都开阔了,所以你看山水游记的文章最重点就是考察你的感想。

  最后一种就是说理哲思类,说理哲思类就是讲道理,比如说我们去年还是前年考的朝阳一模考的《管子》这个文章,这里面在给你讲一个道理,什么是轻,什么是重,或者跟你讲怎么打仗,或者跟你讲怎么运用谋略。所以说讲道理的文章,那是不是论点很重要?所以你要找论点,论点不就在开头那句话吗?所以说咱们先明白,这个文言文是什么类的,我们先分类,任何杂乱无章的东西,我们只要分类整理,一定会有头绪的。所以我教我的学生就是,不论你做文言文,还是散文,还是任何东西,你都要分类,你把类分清楚了,一定不会错。

  主持人:好,我觉得您讲得特别详细,我相信在备考的学生也慢慢会理出这个头绪来。我们接下来继续。

  王潇:我比较想强调的一个点是文言文中的最后一道题,往年来讲文言文的最后一道题一般会考一个结合社会现象的,就比如说文言文里说了一个东西,然后我们社会上有一个现象,谈谈你的看法吧,这种开放题。但是现在这种题后面又加了一道题,这道题专门考察论语,论语这个点是我们近几年或者说近两年才加到我们的高考卷子上去的,之前的论语只在一个地方考察就是微写作,而现在这几年的论语放在了文言文后面来考察,我觉得它的一个核心意义在于,你看它加大了论语的分值,分值变大了,说明它的重要性就变大了,那它为什么要加大它的分值呢?是因为论语里的一些思想它跟我们中国悠久的历史乃至当今我们的一些社会现象、现状以至于我们国家的这种现状都是不谋而合的,所以我觉得读论语真的就是能理解很多、很多事情。

  比如今年我们知道考的,它引用了论语里的一篇文章,他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什么意思呢?富与贵很好理解,就是富贵。是人之所欲也,富贵这件事是大家都想要的。但是不以其道得之,你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富贵,“不处也”这是不可以的,所以你会发现,孔子给我们讲了一个特别简单的道理,叫做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财富这个东西人人都想要,但是你要靠你自己的努力,你要靠你自己的拼搏来获取这份财富,我们现在也说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而奋斗的本身就是一种幸福,所说论语还是很有时代价值的。你会发现它在春秋战国的一部书,那么之前的一部书,到现在我们还能看到它的影子,可想而知儒家对于中国社会影响之深,所以为什么要让学生们理解论语,是因为论语里面讲得很多至深至善的大道理,它能够体现我们中国现在改革开放继续新的征程之下,我们需要的一个劲头和我们需要的一种气质。

  所以说中国处于一个关键的时刻,或者说一个关键的节点上,在这个节点上,我们国家是否能够繁荣发展,靠的是中国的青年,而中国的青年一定要先明白我们如何才能繁荣发展,才能带领我们国家走向下一个丰收的40年。所以说论语加大考察的量我觉得是一个必然的现象,而且我觉得也是很好的现象,像论语我在我班里会带着我的学生从高一开始就会学,这个东西它的价值含金量太大了,不仅能帮你答这道题,甚至能帮你写作文,甚至还能帮你写微写作。

  主持人:所以说是不是现在看我们直播的高一、高二的学生们,给他们一个小的提醒,从现在可以多多关注一下论语了。

扫描/长按二维码帮助高考通关!
获取2019高考真题答案
获取2019年高考作文
获取2019高考成绩查询
获取2019高考分数线

微信搜索"考试吧高中资讯" 关注也可获得高考秘籍

  对准高考生的提醒:关注论语 考察学生的格局和三观

  王潇:对,这也是一个小的技巧,如果你想更好征服你那个时期的高考,不管是2020年还是2021年,你一定要从现在关注论语,起码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它对你的高考是有积极价值的。我们不能确定它是否考,我们不能确定它是否考多少分,但是它一定有积极价值,总比你不看强。

  主持人:同学们要记下来了。

  王潇:对。所以在这里随便举几个例子,我们不说这篇文章了,论语里面的好多话其实都跟我们现代有很多的时代意义,比如说孔子的为政篇里有一个思想,叫做富之、教之、去食留信。我们看它有一个要求,先让人富起来,然后你再去教化他们,正是和我们中国70年的发展历程是一样的,我们搞经济,搞建设,我们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们让国民们富了起来,我们国民素质就跟着往上提升。但是你看论语后面又说“去食留信”,这句话怎么翻译呢?是说在吃的和信义面前你让我选一个,那我去食留信,我不要吃的,我就要信义,它的意思很明显,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二者不可兼得,所以在这儿同学们可能自己看论语就会有一些疑惑,说不是先得富之吗?那怎么又不要吃的了?在这里孔子其实是两波人发出的一个指导。孔子的一个核心思想在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制度”。君子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所以说孔子是非常支持这种等级制度的,所以说孔子在这里头富之和教之的要求,要求的是比等级可能排名比较靠后的普通民众,普通民众先要保证自己富起来,可以先不当君子,但是谁必须马上就当君子?是君王,君王必须去食留信。

  所以说古代的帝王如果都能是君子的话,那么他治理的国家就会用仁义的手段治理国家,仁义的手段治理国家,那施行的就是仁政、德政,这样施行久了,每个国民就会变成君子。

  主持人:《论语》放在文言文最后,算是它的一个升级,它主要是希望考大家什么呢?

  王潇:希望考大家的是你的格局和你的三观。我觉得这是一个肯定的答复,就是《论语》的难点从来不在于翻译,都很好翻译。比如说看今年的题叫做“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本句中的“其道”指什么?全文表达了孔子怎样的思想?它考你思想,不会让你翻译它的,没有意义。它的一个考察的目的是想让你从里边吸取一些价值观,把学生的价值观给掰正,或者说树立一个良好的价值观。所以说整个《论语》里边比较重要的是要深刻地理解孔子的思路和思想,这个可能难度会大一些。

  所以,老师在带着大家梳理《论语》的时候一定得好好地积累。

  主持人:明白了,还是得好好学《论语》。

  王潇:对,确实是这么一个意思。整体来说,大家如果想对《论语》进行一个比较全面的把握,我建议各位可以把握孔子的核心思想。孔子的核心制度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制度。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我们都知道是仁,什么是仁?我们光说你要是仁,你要当仁,你要有仁义,什么是仁义呢?我们会发现孔子的学生们问过孔子何为仁。“颜渊问仁”,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我们这里一定要理解君子其实就是克己和复礼的过程。克己是克制自己的欲望,可以有欲望,但是要克制住,而我们要恢复礼仪、恢复礼节,以礼正国。所以我们说如果每个人都能成为君子,每个人都克己复礼,那么天下归仁。所以,国家就会克己复礼,以理正国,我们的国家会在下一个40年发展得越来越好,大概就是这么一个积极的意义。

  主持人:看来王潇老师对《论语》真的非常熟悉。

  我们感兴趣的同学,想要考好的同学,一定要回去好好地研究一下《论语》了。这个整个就是我们今天文言文的这部分。

  后面继续还有什么样的题,您会跟我们分享一下?

  诗歌鉴赏题:对诗歌进行分类 读懂意境和氛围

  王潇:其实过了文言文就是诗歌。在我个人看来诗歌鉴赏是考题里比较优秀的一道题。怎么回有这么一个评价?诗歌是中国在世界上独有的这么一种思维意识和文化内涵。有同学会说,西方也有诗歌,但是我真的觉得西方的诗歌和中国的诗歌一比,中国诗歌那种美感和意韵,二者可能好的地方不一样。但是我更倾向于中国的诗歌。就像刚才说的,我们从诗歌中能读出苏轼的豪放,你在读苏轼诗歌的时候,“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就这几句话从你嘴里说出来,你就能带入到千百年间的赤壁,他站在赤壁滩头,看到那滔滔江水袭来的时候,那种豪迈的状态,你会被感染到。所以我们说读历史可以知兴替,而读诗歌可以陶底蕴,我们经常说一个人腹有诗书气自华,为什么腹有诗书气自华,就是因为诗歌能够真正让一个人的内心发生升华,而气质就会发生改变。

  所以说我们拿今年的高考题为例,我们得知今年高考题考的是陈与义和张规臣的水墨梅五绝,两首。它考了一个对比阅读。我们主要看第一首。

  第一首的一个点它比较好理解,我们拿它举例子,咱们可以先研究一下陈与义这个诗人,这个诗人不像李白那么有名,这个诗人他是在宋朝期间的一位爱国主义诗人,他经历了南宋和北宋的交替。所以说他亲眼目睹了中国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朝代被外族所入侵。所以,陈与义的所有诗歌都是以民族气节为主。比如说像这首诗,他写的是墨梅,最后一句话,他说了“桃李依然是仆奴”。桃和李这两种花各位想一想有什么感觉?是不是满面桃花,会有这种成语。什么叫满面桃花?就是说粉粉嫩嫩的、非常鲜艳的、五光十色的。但就算这么好看的话,在梅花面前依旧只能是仆奴,只能是低它一等。所以你发现陈与义真的特别欣赏梅花,这个就能牵扯到我们诗歌中的一大考点,这个就叫做托物言志或者咏物抒怀。诗人在古代是以气节和自己的品质著称,诗人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视金钱如粪土”。比如说自己也不慕名利。陶渊明当官当得不舒服,所以就归元田居,散尽千金最后不为五斗米折腰,你会发现诗人都是以气节为主的,而这种气节,诗人特别喜欢找一个物体来代替。什么能代替呢?我们发现花居多。为什么这样?

  随便举一个例子,比如莲花,周敦颐在《爱莲说》中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莲花从污泥中生长,居然不沾染一丝污秽。哇塞,这个花具有了坚贞不屈,具有了高风亮节的品德,就跟我一样,诗人就是这种意思。可能同学们读到诗歌的时候,觉得这诗怎么这样?但它就是这么个意思。真的觉得我就有这个气质。所以,莲花是一种。

  你看梅花就更深了,梅兰竹菊四君子,梅花是四君子之首,梅花它白,所以有纯洁的特点。它还有坚贞的特点,梅花在冬天开,所以它有傲骨,它不畏严寒,它不屈服权贵,不与百花争艳,所以不同流合污,所以你会发现每个诗人都会爱死梅花了因为他觉得跟自己一样。

  主持人:喜欢梅花的诗人真的很多。

  王潇:对,咏梅的诗真的很多,我们随便就能举出很多很多例子来,《墨梅》“吾家洗砚池头树”。这首诗就是,他点了梅花。今年高考为什么会点梅花出来?是因为我们需要当代青年具有一种品质。我们现在国家发展到了关键的时刻,我们需要当代青年站出来,带领我们国家继续发展。而国家发展靠青年肯定要靠品质,青年什么品质最重要?正直最重要。如果一个人都不正直,其他的品质就不用说了,肯定没有。所以,墨梅或者是梅花就有一种铮铮傲骨的感觉,这个符合了我们中国脊梁的观点。中国人是有脊梁的,中国人是有傲骨的。我们虽然可能在清末时期,可能有一些被动挨打,但是我们中国人一直有一种不服输的精神,我们弘扬的就是中国脊梁,弘扬的就是中华的传统文化,所以民族气节、中国脊梁是中国人所必备的所不能缺少的特质。这首诗就看青年能不能看出来,能不能读出这种品格来,你读出来题就做对了,题做对的同时,你得分的同时,你能渲染自己或者熏陶自己,让你自己受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后你也要做一个像梅花一样的人。如果所有的青年都跟梅花一样,何愁国家不兴?大概就是这样的感觉。

  主持人:诗其实跟文章差不多,也是要找到它的重点,读懂它要表达的意境。

  王潇:就像之前说文言文一样,也要把它分类。就像您刚才说的一样,就是意境,每位诗人都要烘托一个氛围,我们诗歌里会有一种非常重要的题叫意境意象题,考的就是氛围,整首诗烘托一种什么样的氛围,在这种氛围之下诗人才能达到一个目的,叫抒情。

  主持人:要表达什么,让我们的考生写出来。

  王潇:对,如果你没有氛围,是不可能表达情感的。

  主持人:在找氛围这个上面,您觉得有没有什么技巧或者是经验可以分享?

  王潇:有,我们大概把氛围分为三类,积极的、消极的和雄壮的。比如说随便举个例子,诗人比如写梅花,诗人得夸梅花,这是积极的,营造了一种清幽静谧的氛围,营造了风和日丽的氛围,这是积极的。比如说诗人写战争的诗,因为大家都知道战争很残酷,诗人不喜欢打仗,所以诗人是批判战争的,所以诗人在批判战争的时候就会传达出一种消极的情感,所以说你读出氛围是消极的了,那情感不可能写出来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热爱,这是不可能的。所以,氛围定情感,这个是我们自古不变的真理。

  然后再往下,还有一种叫宏阔类,比如说诗人去游历,像李白这一生在旅游,他见过大山大河,比如李白那首成名之作,望庐山瀑布,我们都学过,飞流直下三千尺,瀑布就不能用积极来形容了,它是雄伟的,它是雄壮的,那种气势。李白站在三千尺的瀑布面前,胸中被激发出来的豪情壮志就如同杜甫站在泰山之顶抒发的“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大概分成这三类。

  当然也不绝对,我们说景和情,可能景定情,但是也不一定。因为有的时候我们可以有这种宜情宜景,或者说情景不一致的状态。所以,诗歌还是分类。

  主持人:其实答诗歌这种题也是有技巧的,也是要学会分类,然后找到它相对应的想表达的那种情感,然后就好答了。

  王潇:对。

  主持人:还有什么题?

  王潇:默写就不说了,就得背好。我跟我班的同学说默写丢分纯是态度问题。

  主持人:肯定是不认真。

  王潇:说明肯定没背,没有什么技术含量。

  散文题:将文章内容分类 准确把握文本

  再往下就是散文,散文这个东西是整篇文章最靠近作文的一个,所以说它跟作文的关系是最紧密的。大家一定要注意北京卷编排的时候是按照逻辑编排的,比如说这篇散文,今年我们据悉考的是“北京城的大与深”。从题目本身来看,北京城的大,哦,地真大,有二环、三环、四环、五环、六环。深是说什么?北京城的巷子深,像文章里提到了胡同,像我从小在北京长大,童年都是在胡同里度过的,一条条深幽的胡同,它虽然通的终点不一样,它的路径也不一样,但它承载的都是一代代人的童年和欢笑。所以说北京城的大与深,除了在于地理范围上的表面意义,更多是想讨论北京这个城作为一个文化载体,因为我们知道北京是古都,作为一个文化载体,它有什么样的大,文明上的大,文化上的大,精神上的大,以及精神上的深。

  主持人:也就是除了看到字面意思还要探讨它更加内涵的东西。

  王潇:对,所以答散文的时候大家千万不要答字面的意思,答不了多少分,一定要往深层次去谈。作文写散文的目的不是为了写北京城的大,它没有意义,他是为了写大之中他想看到不一样的东西。

  主持人:其实散文题大家答起来是这样,你让他答,他都可以写很多,但是真正能答到那个点,精准地拿到那个分好像还不是那么简单,在这上面有什么技巧您可以跟我们分享一下?

  王潇:第一,分类,我们都会把东西分类,因为它的本质还是抒情。散文可以分成六大类。第二,我们要精准地把握文本内容。我会发现近几年的高考题和一模题给我们透露出来的是高考回归文本非常厉害,不想看到一些技巧的东西、耍滑头的东西,我想让你真正读懂这篇文章,所以会回归文本,让你从文本里提取一些他想要的东西。所以,散文的技巧性比较弱,你读懂文章,要有信息提取的能力,提取信息九行,但是逻辑很重要,散文考的是逻辑。

  主持人:提取信息,会面的答题是要有思想在里面,不是简简单单有一个模板套进去写完就OK了,还是得有很多积累和想法才能答好散文的题。

  王潇:北京近几年高考反对套模板。

  主持人:很多老师说不行,这不是我们倡导的。

  王潇:最后一个板块是作文,微写作我觉得跟读名著有很大关系,微写作本身不难,难就难在你看没看过这本书,如果你看过,这就很好理解,关键是你没看过这个名著,微写作倒逼学生干一件事就是阅读。很多时候就奇怪为什么一定要读书,为什么一定要读经典,为什么不赶潮流。各位发现潮流和经典是两个看起来相悖的东西,但是我个人认为潮流只是一段时间的经典,而经典是永恒的潮流。我们读经典的目的在于培养你的胸襟,在于培养你的气质。我们读一读名著,《红楼梦》写了96万字,人家怎么逻辑一点不错,这个也能培养我们作文逻辑。大家会发现整个语文板块的卷子是共通的,它更多的是想考你的三观、格局、思维意识、逻辑,以及你的家国情怀。我们能不能做到大国小家同声相应,我们能不能做到从青年出发,为中国的下一个40年、下一个70年和下一个100年贡献出我们自己的力量来?所以,我们的责任感,我们的家国责任,我们的社会责任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这么一个观念,能不能在学生当中广为流传?或者说能不能培养起来,这其实是我们高考语文想看的一个点。

  主持人:跟好时代精神。

  王潇:对,要有时代感。

  主持人:以上是我们所有北京卷试题的分析,我们再次感谢王潇老师,最后可以跟我们的考生说一句祝福的话。

  王潇:第一天的考试已经结束了,大家不要去在意我们考得好或者考得不好,因为历史已成定局,历史从来不是用来被改变的,历史从来是被借鉴的。所以各位历史可鉴,未来可期,我们要看的是明天的几门,我们要看的是未来你一辈子的发展。

  所以,各位,只要你紧跟时代步伐,只要你心有国家,那你一定会在这个当今时代的大潮流下越战越勇。祝各位高考大捷。

  主持人:再次感谢王潇老师,今天所有真题解析的视频和文字都将会在家长群进行公布,大家可以关注。

扫描/长按二维码帮助高考通关!
获取2019高考真题答案
获取2019年高考作文
获取2019高考成绩查询
获取2019高考分数线

微信搜索"考试吧高中资讯" 关注也可获得高考秘籍

展开全文
评论(0条) 发表
Copyright © 2004-
考试吧(m.566.com)北京美满明天科技有限公司
社会统一信用代码:91110108MA01WU311X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