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案例:
某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领取城市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家庭较多。最近社会工作者发现“等、靠、要”的思想在该地区开始蔓延,申请享受低保待遇的家庭有所增长,甚至出现家庭两代都申请的现象。社会工作者在该地区了解到,有人觉得自己学历低、没技术,找不到工作;有人反映周边虽有一些工作岗位,但不理想;还有人认为,如果外出工作,路远、待遇低,还不如待在家。
问题:
1.分析该地区申请享受低保待遇家庭数量较多的原因。
2.从提升服务对象能力的角度,社会工作者可以开展哪些方面的服务?
参考解析:
【答案要点】
1.社会工作者在参与社会救助过程中需要认真分析服务对象的贫困程度、致贫的原因以及可能获得的救助类型等。该地区申请享受低保待遇家庭数量较多的原因可能包括文
化素质低、缺乏知识和技能、缺乏求职信息和技巧等。具体原因如下:
(1)文化素质低。贫困的产生是与社会成员个人因素相关的,例如文化程度低。案例中,社会工作者在该地区了解到,有人觉得自己学历低、没技术,找不到工作,这说明社区中一些人的贫困可能是因为文化程度和工作能力较低造成的。
(2)缺乏知识和技能。例如有人认为自己没技术,所以找不到工作:
(3)缺乏求职信息。例如有人反映周边虽有工作岗位,但不理想。
(4)其他原因。例如求职技巧掌握不足、对工作期待较高、过度依赖低保等,这些也会造成持续贫困。
2.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大多是老、弱、孤、病、残、贫的社会困难群体,其中一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依靠自身力量难以改善生活状况;还有很大一部分有劳动能力,只是暂时性贫困。社会工作者此时有必要帮助他们制定最有利的反贫困策,增强其自身的脱贫能力。除了协助其获得政策范围内的救助外,社会工作者还要帮助贫困家庭和个人发掘社会资源,提高生存能力,培养工作技能,改善生活质量,通过自身努力彻底摆脱贫困。
能力建设包括学习能力、专业技能以及社会能力等方面。在生活压力之下,救助对象的就业意愿比较强烈,但是文化素质低、缺乏知识和技能、没有求职信息和技巧等,这些因素严重制约了救助对象再就业和增加收入的机会。对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家庭而言,需要积极开展能力建设以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摆脱贫困状态。例如,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的职业技能培训,转变服务对象的就业观念,帮助其提高操作技能、创业能力和市场适应能力等。
社会救助对象大多是群体,对这部分服务对象:
(1)进行技能培训,例如妇女刺绣学习班、毛衣编织等,并发动社区资源提供销售渠道;针对求职技巧不足的服务对象,进行求职知识的培训与学习;针对服务对象人际沟通信心不足、不敢外出的问题,可以提供小组或个案辅导。
(2)提升服务对象就业的信心,开展成功就业宣讲团、事迹展等活动,为服务对象树立身边的榜样,使他们体会到可以就业以及就业的好处。
(3)组织服务对象寻找职业机会,例如动员服务对象在网络、报纸等媒体收集求职信息,制作宣传手册,或专门建立网站、QQ群等,及时提供求职信息。
(4)改变服务对象中可能存在的错误认知,通过社区宣传栏、宣传手册,培养劳动光荣、劳动致富的思想。
(5)连接地区内外企业资源,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良好的就业环境,并妥善处理留守的家人,使他们安心外出工作。
【提示】本题考点是低保对象贫困的原因和能力提升的具体服务,在教材中所占篇幅不大,集中在最低生活保障中的服务内容一节中发展能力建设部分,主要原因是社会救助对象种类较多。面对此类试题,可以在教材提到的原因和能力提升服务的基础上适当展开,活学活用,而不是死记硬背。
2[简答题]
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由于新旧体制转换,一些个人在医疗、就业方面发生了困难,特别是身患重病时,由于治疗费用高,个人无力承担,在就医与个人生活上都有可能产生巨大困难。其中一些人依靠社会公众捐款解决就医困难。对这些人来说,无钱就医是他们个人的问题,但是,社会还没有建立起一套新的医疗保障制度来保障全体人民的健康却是个社会问题。
问题:试从“个人问题与社会问题的关系”这一角度,谈谈就上述社会问题,社会工作者能发挥哪些积极作用。
参考解析:
通用过程模式对个人与社会问题关系的关注,意在指出:个人问题不但与其所处的社会情境相关,而且与社会公共问题有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社会的公共问题是以个人问题为基础的。个人问题与社会问题之间的这种相互关联性使得许多个人问题不可能由个人或家庭解决,不解决社会问题,个人问题就得不到解决。因此,社会工作者不仅要为有需要的个人和群体提供服务和资源,而且要研究个人问题对形成社会向题的影响。将个人问题与社会问题的关系、社会问题对个人的影响等反映和演绎出来,是社会工作者的责任。
必须从建立新的医疗保障制度人手,从根本上解决这个“社会问题”,个人问题才能得到解决。社会工作者的责任就是要通过大量的个案研究来阐明这些个人就医困难问题与医疗社会保障问题之间的关系,使政府与社会公众关注此类问题,倡导在{扯会政策层面上根本解决问题。
3[简答题]
高菲,女,35岁,原是某公司的白领,生孩子后做了全职太太。她现有一个5岁的孩子,丈夫收入丰厚,生活无忧。然,而高菲并不高兴,因为她发现儿子越来越不听话,儿子的行为总是与她的愿望相违背。她教儿子学书法,JL--T-把墨搞得满地黑色;她教儿子英语,儿子坐不住一刻钟。她想请丈夫帮忙一起教育儿子,但丈夫回家后总叫累,经常倒头就睡。高菲变得很急躁,动不动就打骂儿子,儿子也与高菲越来越逆反,母子关系越来越差。不久后,高菲与儿子应邀参加了“妈妈与贝贝”小组。
问题:1.高菲的主要困境是什么?
2.面对“高菲们”的困境,组织“妈妈与贝贝”小组的社会工作者应采取什么策略?
参考解析:
1.高菲的困境是:儿子的行为与自己的愿望相违背:丈夫不关心儿子的教育;从白领到全职太太的角色转换。
2.“妈妈与贝贝”工作小组采取的策包括:
(1)制订小组工作目标,建立正常的亲子关系。
(2)小组工作成员分别与“高菲们”交流和开展各种小组活动,使妈妈们能正确理解妇女的价值和地位,现实地面对角色转换。
(3)通过与孩子们的沟通及各种小组活动,使每个孩子发现自己的长处和爱好。
(4)通过小组活动,改变妈妈们对孩子的态度,从而改变孩子对妈妈的态度,孩子的行为与自己的愿望变得和谐,建立正常的亲子关系。
(5)邀请爸爸们参加小组活动。在活动中使他们感受到教育孩子需要爸爸参加。
4[简答题]案例:
某企业为适应市场竞争,采取了技术改革,并在企业内部进行了职工岗位调动,甚至导致部分职工下岗。由于这次变动涉及了多方的利益,特别是部分下岗职工,该企业和部分职工多次就岗位调动和下岗问题产生了激烈的争论。
该企业的综合部负责整个企业的劳资管理、人力资源开发、社会保障工作以及老干部管理,在这次改革中,负责下岗职工的工龄买断金发放、养老保障手续的办理等工作,他们每天要直接面对大量情绪激动的下岗职工。这段时间里,综合部的员工有很大的压力,既要完成企业领导交代的任务,又要安抚下岗职工的情绪,他们夹在中间很不好受,有苦说不出,与下岗职工的沟通出现了障碍。有时候,遇到一些顽固的下岗职工也避免不了一顿争吵,在这样紧张的氛围中工作,他们已出现消极怠工、烦躁等情绪。
问题:
1.这个案例中存在哪些问题和需要?
2.假如你是一名企业社会工作者,你认为介ABt目标有哪些?
3.针对上述案例中的情况,社会工作者可以采取哪些介入策略?
参考解析:
【答案要点】
1.上述案例的问题和需要主要有:
(1)综合部工作人员工作压力大,情绪不稳定,出现了消极怠工的情况,存在解压等心理疏导和情绪调节的需要。
(2)部分下岗职工存在心理疏导和再就业的心理与社会支持需要。面对转岗和下岗的安排,部分职工情绪激动,对企业心存不满。,
(3)劳动关系协调的需要。企业与职工之间存在较严重的冲突关系,存在监督企业落实涉及职工权益的法律、法规的需要。
2.介入目标有:
(1)介入职工情绪管理。为企业管理部门的员工提供心理疏导,帮助存在着不良情绪的职工减压和调节情绪,以疏导和缓和其不良情绪,改善心理状态。
(2)介入困难群体关怀。为转岗和下岗职工提供帮助,不仅在精神上安抚他们的情绪,还要帮助他们得到相应的福利保障。协调企业内外的各种资源为他们提供心理和社会支持,帮助其改善生活境况,增强转岗和下岗后的适应和发展能力。
(3)介入劳动关系协调。建立职工和企业关系的调解机制,使职工和企业之间发生的矛盾、冲突,能够及时有效地得到妥善解决。
(4)介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如果企业社会工作者通过进一步了解情况,发现企业在劳资纠纷事件中发生了侵害职工权益的行为,应传播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推动企业不单纯追求经济利益,履行其在维护职工权益方面的责任。
3.针对上述案例中的情况,企业社会工作者可以采取的介入策有:
(1)直接介入的策
①开展情绪问题的个案工作。针对综合部工作人员的具体情况,制订介入计划,实施个案工作。具体包括:与消极怠工的个别员工建立专业的关系,给予他们情感支持,通过心理辅导处理不良情绪,协助他们掌握情绪管理的技巧,调整好心态,积极工作。
②开展针对适应问题的个案工作。对情绪激动的转岗和下岗人员开展个别辅导,调解他们的情绪,运用同理心给予情感支持。
③开展针对权益维护与资源支持的个案工作。对转岗和下岗职工开展再就业的心理与社会支持,开展可能因此导致生活困难的援助。
④建立支持小组,开展小组工作,使职工获得支持。利用小组工作方法,把有消极怠工情绪、烦躁等不良隋绪的职工组织起来,开展互助小组,加强与朋辈群体的沟通,让员工在小组中发泄隋绪与压力,获得彼此的支持,增强正向动机和能量。针对下岗职工也可以开展支持性小组,让他们在小组中宣泄隋绪,获得支持。此外,还可以开展综合部员工和下岗职工混合小组,加强相互之间的沟通,让他们学会换位思考,理解对方,缓和他们的关系。
⑤建立教育小组。针对转岗和下岗职工在职业技能上的不足,可以举办劳动技能培训班和再就业技能培训班。
⑥运用社区工作的方法,对职工和企业相关状况进行调查研究,了解企业的相关制度,要向下岗职工清楚解释,另一方面又要向企业传达下岗职工的心声。可制订可行性计划组织企业和职工的会谈活动,引导职工合理、合法表达自己的意见,维护自身权益,与企业管理方进行对话与沟通,消除因沟通不畅而引发的激烈冲突。
(2)间接介入的策
通过介入职工以外的其他系统以间接帮助服务对象。例如,发动转岗和下岗职工的家人和朋友给予心理和社会的支持,以帮助其更好地适应生活。
5[简答题]
小庆,男,8岁,智障儿童。小庆的母亲从事食品加工工作,每天工作八,小时。父亲是销售人员,经常出差跑业务。为了小庆不被外人欺负和嘲笑,母亲上班或者外出时,经常把小庆锁在家里。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庆开始趁母亲不注意,悄悄跑出去到社区的健身处玩耍,饿了就在附近的垃圾桶里找东西吃,经常被其他孩子欺负和嘲笑,小庆并不理解是怎么回事。被欺负了就搂着健身器材哇哇大哭。现在。小庆的举止矧为越来越叛逆了,经常当着母亲的面乱丢东西、撕衣服,有时在外玩耍时还抢同龄孩子的书包。
小庆的母亲不知该拿小庆怎么办,非常苦恼。
问题:1.上述案例中,小庆面临的困境主要有哪些?
2.针对小庆面临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可以采取哪些介入策略?
参考解析:
1.上述案例中,小庆面临的困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小庆没能得到专业的康复治疗。
(2)小庆在母亲上班或外出时被锁在家里,进行社会交往的需求得不到满足。
(3)小庆经常遭到同龄孩子的欺负和嘲笑,无法发展健康的朋辈关系。
(4)小庆已到入学年龄,但还没有进入学校接受教育。
(5)小庆的日常生活缺乏照顾,导致他经常吃垃圾中的食物,非常不卫生,基本生存权利受到威胁。
(6)小庆出现乱丢东西、撕衣服甚至抢同龄孩子书包的偏差行为。
(7)小庆没有得到充分的家庭关爱。
2.针对小庆的现状,社会工作者可采取如下介入策:
(1)对小庆的父母进行指导。由于小庆是智障儿童,其基本需求要想得到满足,需要得到父母的帮助。社会工作者可以为小庆的父母提供认知辅导和心理辅导,帮助小庆父母认识小庆的病情,勇敢面对社会对小庆的负面舆论,使小庆走出家庭,逐渐适应
外界生活;帮助小庆父母分析小庆的心理和行为,让小庆父母理解小庆的言行举止,并且增加对小庆的关注和关爱。
(2)帮助小庆寻找康复机构或者启智学校。小庆有一定的智障,需要到医疗机构进行康复治疗。
(3)帮助小庆寻找社会支持网络,如残疾人联合会,联系小庆所在社区,为小庆提供必要帮助,使小庆获得可持续支持的渠道。
(4)对于存在这种现象的孩子,可以开展小组工作,把他们聚集在一起,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5)倡导政策支持,号召大家多关注和帮助残疾人。
微信搜索"万题库社工学习工坊"也可获得社工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