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吧

成人高考

考试吧>成人高考>成人高考模拟试题>正文
2016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诗词典赋试题及答案(27)
考试吧 2016-09-05 10:56:55 评论(0)条

  >>>>>2016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诗词典赋试题及答案汇总

2016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诗词典赋试题及答案(27)


扫描二维码关注"chengkao566"微信,获取最新成人高考报名时间等信息!

  课文翻译:

  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同客人乘船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徐吹来,江面水波平静。举起酒杯,邀请客人同饮,吟咏《明月》诗篇的“窈窕”一章。一会儿,月亮从东山上升起,徘徊在斗牛两个星宿之间。白茫茫的雾气笼罩着江面,水光与夜空溶成一片。我们听任苇叶般的小船在茫茫万顷的江面上自由飘动。多么辽阔啊,像是凌空乘风飞去,不知将停留在何处;多么飘逸啊,好像离开了人世,无拘无束,飞升变化,登上仙境。

  于是,喝着酒,快乐极了,敲着船舷唱起来。歌词说:“桂木的棹啊,兰木的桨,拍打着清澈的江水啊,船儿迎来流动的波光。多么深沉啊,我的情怀,仰望我思慕的人啊,他在遥远的地方。”客人中有吹洞箫的,按着歌声吹箫应和。箫声呜呜,像是怨恨,又像是思慕,像是哭泣,又像是倾诉,余音悠悠,像一根轻柔的细丝线延绵不断。箫声啊,能使潜藏在深渊中的蛟龙起舞,孤舟上的寡妇啜泣。

  我不禁感伤起来,整理好衣襟,端正地坐着,问客人道:“为什么会这样呢?”客人说:“‘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孟德的诗吗?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山川缭绕,郁郁苍苍,这不是曹孟德被周瑜击败的地方吗?当他夺取荆州,攻下江陵,顺长江东下的时候,战船接连千里,旌旗遮蔽天空,在江上洒酒祭奠,横端着槊朗诵诗篇。本来是一代的英雄啊,可是现在却在哪里呢?何况我同你在江中和沙洲上捕鱼打柴,以鱼虾为伴侣,以麇鹿为朋友。驾着一叶孤舟,在这里举杯互相劝酒。像蜉蝣一样地寄生在天地之间,渺小得像大海中的一颗谷粒,哀叹我们生命的短暂,而羡慕长江的流水无尽无休。希望偕同仙人遨游,与明月一起长存。我知道这是不可能忽然得到的。因而只好把箫声的余音寄托给悲凉的秋风。”

  我说:“您也知道那水和月亮吧?江水总是不停地流逝,但是它始终没有消失;月亮总是那样有圆有缺,但是它始终没有增也没有减。这是因为,要是从它们变化的一面来看,那末,天地问的一切事物,甚至不到一眨眼的工夫就发生了变化;要是从它们不变的一面来看,那末,万物和我们都是永远存在的,又何必羡慕它们呢?再说,天地之问,万物各有主人,假如不是为我所有,即使是一丝一毫也不能取用。只有这江上的清风和山问的明月,耳朵听到了,就成为声音,眼睛看到了,就成为颜色,占有它们,无人禁止,使用它们,无穷无尽。这是大自然的无穷无尽的宝藏,而我能够同您共同享受。”

  客人听了之后,高兴地笑了。洗涤杯子,重新斟酒。菜肴果品已经吃光了,酒杯菜盘杂乱地放着。大家互相枕着靠着睡在船中,不知不觉东方已经发白。

扫描二维码关注"chengkao566"微信,获取最新成人高考报名时间等信息!

扫描二维码关注"chengkao566"微信,获取最新成人高考报名时间等信息!

  一、选择题

  1.《前赤壁赋》是苏轼被贬至何处时所作(  )

  A.杭州

  B.湖州

  C.密州

  D.黄州

  2.《前赤壁赋》是一首(  )

  A.抒情小赋

  B.骚体赋

  C.文赋

  D.骈赋

  3.北宋开创豪放派词的词人是(  )

  A.欧阳修

  B.苏轼

  C.辛弃疾

  D.王安石

  4.苏轼在《前赤壁赋》中抒情和说理都借用的自然景物是(  )

  A.清风、明月、江水

  B.清风、芦荻、明月

  C.江水、明月、箫声

  D.江水、秋雾、清风

  5.宋代文艺创作成就最为全面的作家是(  )

  A.欧阳修

  B.苏轼

  C.辛弃疾

  D.陆游

  二、填空题

  1.赋是___________代形成的一种文体。

  2.苏轼《前赤壁赋》:“月出于东山之上,___________。__________,水光接天。

  3.苏轼《前赤壁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__________;余音袅袅,__________。”

  4.苏轼《前赤壁赋》:“寄蜉游于天地,__________。哀吾生之须臾,__________。”

  5.苏轼在《前赤壁赋》一文中继承并发展了赋体的传统表现手法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2.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3.举酒属客。

  4.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5.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6.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7.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8.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日。

  9.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10.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11.托遗响于悲风。

  12.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四、简答题

  1.根据作者情感的变化划分层次,写出层次大意。

  2.本文在结构上继承了赋的何种表现手法?其实质是什么?

  3.本文关于清风、明月、江水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4.作者在本文中是如何描绘箫声的?

  5.本文阐发了什么哲理?表明了怎样的人生态度?

  五、分析题

  阅读下列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1.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来描写箫声的?

  2.文中“余音袅袅,不绝如缕”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3.这段对箫声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扫描二维码关注"chengkao566"微信,获取最新成人高考报名时间等信息!

  参考答案:

  一、1.D2.C3.B4.A5.B

  二、1.汉

  2.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

  3.如泣如诉不绝如缕

  4.渺沧海之一粟羡长江之无穷

  5.主客对话抑客伸主

  三、1.既望:农历每月十六日为既望。既:已经。望:农历每月十五日为“望”。

  2.徐:慢慢地。

  兴:起。

  3.属客:劝客人饮酒。属:倾注,引申为劝酒。

  4.少焉:不多时,过了一会儿。

  5.横江:笼罩江面。

  6.纵:放纵,听任。茫然:旷远迷茫的样子。

  7.冯虚御风:在空中乘风遨游。冯:通“凭”,靠,依托。虚:大虚,指天空。御:驾驭。

  8.愀然:神色严肃忧愁的样子。正襟危坐:整理衣襟端正地坐着。

  9.缪:同“绕”,缠绕。

  10.方:当……的时候。

  11.遗响:余音。

  12.适:享用。

  四、1.本文以作者因景生情、由情人理的感情变化(乐一悲一乐)为线索划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写因泛舟江上而生遗世独立之乐;第二部分写听到箫声呜咽而生人生无常之悲;第三部分通过主客之间的相互辩驳,阐发了变与不变的哲理,最后认识归于一致,精神得到解脱。

  2.本文在结构上继承了赋体的传统表现手法——主客对话,抑客扬主。主客对话的实质是代表了作者思想中两个不同侧面的矛盾斗争。作者把政治失意的苦闷通过客来渲泄,把乐观旷达的情怀通过主来表现,主终于说服了客,反映了其思想中积极的一面战胜了消极的一面,从而肯定了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3.作用:一是借清风、明月、江水的自然景物来抒发遗世独立的旷达之情;二是借清风明月、江水的自然景物立论,来阐发变与不变的哲理,全文因景生情,由情人理,将写景、抒情、说理巧妙融合,使文章不仅生动形象,而且极富理趣。

  4.“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5.阐明了事物具有变与不变的两重性哲理。表明了苏轼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五、

  1.作者从三个角度来描写洞箫声。一是直接描述箫声的哀怨情调;二是写箫声细长悠远的余音;三是写箫声的感人效果。

  2.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用细长的丝比喻箫声的余音细长悠远。

  3.表达了作者认为人生无常的悲哀怨愤的情感。


扫描二维码关注"chengkao566"微信,获取最新成人高考报名时间等信息!

展开全文

成人高考万题库

更多
语文
语文
已有3196834人做题
下载
政治
政治
已有14033285人做题
下载
英语(高起点)
英语(高起点)
已有1175527人做题
下载

成人高考章节课

全部科目

成人高考VIP课

更多热门课程
评论(0条) 发表
Copyright © 2004-
考试吧(m.566.com)北京美满明天科技有限公司
社会统一信用代码:91110108MA01WU311X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