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吧

公务员

考试吧>公 务 员>综合指导>正文
2010国考行测难度加深 申论两卷主题相同要求不同
腾讯 2009-11-30 04:59:19 评论(0)条

  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29日举行,华图名师钟君、伍景玉解读真题,以下为访谈实录。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备受瞩目的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笔试阶段已经结束了,今天直播室请来了两位资深公务员考试专家,一位是来自华图教育集团的伍景玉伍老师,另外一位也是来自华图教育集团的,同时也是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经济与社会建设研究室主任钟君钟老师,两位老师,大家好!

  今年国考的笔试已经完成了,请两位老师来给大家做一下简单的解析,先两位老师简单跟大家打一个招呼。

  访谈视频:

  伍景玉:大家好!

  钟君: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好!

  主持人:今年的笔试已经结束了,考生最关心的也就是自己考试的成绩问题。两位老师今年的考试也是有一个很好的看待,能否就今年的考试难易程度跟去年做一下比较,简单分析一下。咱们先从行测开始,伍老师,您觉得今年行测的整体形势跟去年有什么不一样?难度变化在哪里有不同?

  伍景玉:大家好!今年的笔试在今天下午四点多就已经宣告结束了,实际上上午的时候大家就已经接触完了行测的试卷,我们从行测它整体的试题的布局和试题的实质难度做一个综合平息,今年的试卷基本上沿袭了往年出题的一些规律和侧重点。整体的难度相比较去年而言是有一定的加深,但是个别题目还有一定的削弱。我们考生今年在面对题目的过程当中有一个综合认知,就是总觉得最后题没有做完是加难了,实际上我们最后题没有做完,今年很多考生是常识没有做完。从这个点上来说,我们综合评价这个试卷不是难度加大了,不是实质难度上加大了,而是形式上大家没有处理好这个时间。从今年整个题目宏观来看,从题目的变化点上,形式感觉削弱,实质个别的题目来加深,一个一个来分析。

  我们从言语理解开始,言语理解沿袭了往年的题量,年度和以前的年度相比,它的题的选项和设置难度没有加大,第二部分是数量关系,数量关系这一部分我们去看它今年相对来说应该是削弱,因为数量关系往年是20道题,今年是15道题,五道题的削弱点在数学运算。第三部分是判断推理,判断推理这个点上考生会认为,这个模块它实际上是难度加大了,形式上看也是难度稍微有所加大,为什么呢?因为它的图形推理由原来的五道题目增加到十道题,图形推理出题点和类型是非常多的,但是每年题目都是五道。在这个点上考得不是很充分,今年增加到的10道,从形式点上是加难了。

  类比推理是比较简单的题型,大家都认为特别好做,或者是题干选项看上去时间都用得不是特别多,但是今年削弱,由十道题变成了五道题,从形式上加难。

  接下来定义还有逻辑判断沿袭了往年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但是逻辑判断今年出的形式非常整齐,十道题当中有7道题都是大家所说的推导性的题目,比如说加强的,削弱的,实际上六道题是削弱的,这样看我们整个题的归结类型的综合密度是很大的,全部都在削弱型的题目上面。

  资料分析今年加了五道题,宏观来看资料分析题的实质内容还有题目设置的这样一些复杂性,和往年比没有太大的加深。今年一个比较大的模块,变化比较大的,我个人感觉是常识判断,因为常识判断虽然只有25道题,但是可以说在常识判断这25道题当中有100个选项,这100个选项最少有80个选项,每一个选项就是一个知识点,相对它真正体现出来了日常生活当中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说是日常生活当中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但是毕竟要厚积薄发,对考生来说这是一个加大的难点。它考的真正体现出大纲的具体要求和具体细则。这个常识应该说是加深了或者说加重了知识的考核量。

  常识当中只有极个别的题是削弱了,它是简单的知识,知道选项就可以选出来,不知道就选不出来,知道的就能答对,不知道的答对的比重不是特别大。

  我们从整体上来看,行测职业能力测验从整体上看难度没有加大,个别的题目加大了,但是对于我们考生来说临时复习是没有用的。从我们整体预测来说,即便我们认为常识比较难,其实在最后我们进行常识的预测的时候,把一些具体的点,特别是十大预测点放里面,这十大预测点的知识基本上都考了。所以对整个试卷来评价,对我们准备不是特别充分的考生来说,对历年真题做得不是特别多的考生难度特别大。对09年的题特别熟悉的考生或者是参加了一些相关的辅导,做了充分准备的考生,这个试题的难度应该不是特别大,分数不会太低。

  主持人:也就是说,现在考生临时抱佛脚的方式已经不能应对真正的考试了,需要你长期的积累才能达到很好得分数的提升。申论呢?我们说申论已经分为两类试卷,从形式和内容上分有哪些变化,整体上有哪些不同的情况,请你具体分析一下。

  钟君:今年的申论考试是从2000年以来申论考试变化最大的一次,首先从我们考试大纲开始就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考试大纲做了两类试卷的区分,两类不同的考生有不同的要求,像今年的综合管理类,副省级以上的综合管理类强调四重能力,一种是阅读理解的能力,综合分析的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表达能力。地市级以下的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强调阅读理解的能力,但是它不强调综合分析的能力,它强调贯彻执行的能力,还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表达能力。在这次考试当中,这两类能力的要求体现得是非常清楚的,也做了一个比较大的区分。

  下面我就结合我们具体的试题简单谈一谈我对这次考试的认识。首先尽管它是两类题目,但是我们说它是一个主题,这个主题从材料的内容上来讲,它是关于海洋污染的,但是我们可以对这个题目做出一个多层次的划分,微观上来讲是海洋污染,但是中观层面考的是生态文明的概念。也就是海洋这样的一种资源对于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这样的一种协调发展的文明道路之间的一种关系问题。这是中观层面的。也就是我们具体说可以叫做海洋的生态文明的问题。

  第三个层面,也就是它的宏观层面,实际上还是科学发展观的问题。就是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统筹发展,实现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很重要的目标就是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当然用的方法就是统筹兼顾。

  这就是我们讲的主题。从这个主题上来讲,它应该还是在我们讲到的范围之内的,科学发展观的主题。中观层面,生态文明,微观层面,海洋污染。

  第二个方面,从难度上来讲,我个人觉得,不管是副省级的还是地市级的,实际上去年已经有这样的一个趋势,做出了简单的区分。今年来说,难度上我觉得是基本持平的,但是在题目的设计上它们有一些变化,也比较灵活,也更加凸显了对于考生能力的一种要求。

  你比如说我们说今年的副省级的考生一共考了四道大题,第一题是两个小题,第一个题问的是如果渤海不加以果断治理的话,就会变成“死海”,这里问,“死海”是什么意思?这就是10分的题,这个题大家要注意,它是一个跟考纲密切结合的,透过现象看本质的题。那么“死海”实际上我们有很多的理解,这里面更加强调的是考生能够理解“死海”的深层次的含义,就是我们说的,它不简简单单是一个被污染的问题,它更涉及到很多方面的问题。这个因为时间关系,这里先不展开。

  另外一个第二问它讲的是海洋的污染,毁灭鱼儿的家园,但让人类不寒而栗的毁灭绝非仅仅如此而已,让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大家一定要知道这句话对鱼儿的家园是毁坏的,但是毁灭不仅仅如此而已。大家一定要在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的角度上思考问题,我们讲生态文明讲的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这里面讲的鱼儿的家园实际上是对生态的一种破坏,“不仅如此”,是什么意思呢?它还会影响到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的发展,实际上换句话说就是会影响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的问题。这是它最大的问题。

  这就是它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这种要求,这是副省级的要求。

  相比较地市级的就简单得多,纯粹的就是一种概括性的题目,它的第一题一问的是渤海碧海行动计划近期目标难以实现有多个方面的原因,请依据给定资料一分别进行概括,要求准确、全面,不超过200字,第一问是一个10分的题,这个题就非常简单了,就是对材料的原因进行一个重点概括就可以了。

  第二问,给定资料三中,环保专家认为,兵库县堪称环保错位的典型,请结合资料的内容对环保错位的实质进行阐释,这个题其实也是一个概括题。它是一个阐释类的题,解释题,实际上就是对于材料的内容进行一个概括,这个错位很简单,实际上就是材料当中讲到的先污染,后治理的一个路子。

  对于第二题来说,综合管理类的,副省级以上综合管理类谈到了对一段文字的启示,这个启示类的题之前我们也讲到了,他实际上很重要的一个解题方法就是对于经验教训的概括加上分析,这就是我们讲的启示类的题,它其实有一个很重要的综合分析的能力在里面。

  对于我们讲到的,行政执法类的考生,它的第二题强调的就是要对进一步建设宜居城市提出对策建议,这就是一个要求具体的对策建议,这就是我们讲到的解决问题的题。

  第三题要求写一份大力宣传推进对近海水域的污染整治工作,请你结合给定资料,以市政府工作人员的省份草拟一份宣传纲要。这份考的是贯彻执行能力。我们讲综合管理类的,刚才我们也讲到了启示类的问题,启示是讲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三个方面是考察提出解决和问题的能力。综合管理类第三题,假设你是一个沿海某省的工作人员,让你写一份报告,这个报告是一个请示性的报告,就是关于半岛蓝色经济区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的报告,这个主要考察的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是以公文的形式出现的。

  最后这个作文题很好的体现了对两类考生的不同要求,第一个作文题,综合管理类的考生特别强调的是,它强调围绕海洋的保护与开发,它要围绕着这样的一个主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文章。围绕着海洋的保护与开发,这就不是某一个方面,它要求你围绕着两个方面,这两方面就体现了对副省级考生的要求,要有议论的方式,要有思想,这个很明显,要求大家写成一篇评论文,就是让你谈一谈如何实现海洋的保护和开发的统一。

  对于地市级以下的就很简单,它的要求是结合给定资料当中的具体事例,以海洋的健康为题目写一篇文章,很简单,这就是海洋的健康很明显,一听就可以感觉出来,这是让大家写一篇策论文,只要能够用说明和阐释这样的一种方式,能把问题说清楚就可以了。它和副省级以上的要求很不一样的,这就是今年总体的情况。

  总体的情况还是回到我们总体句来,难度是基本上持平的,但是因为考试的形式发生比较大的变化,可能有很多考生觉得还不太适应,但是有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只要我们掌握了方法,那么所有的问题都可以很容易的克服掉。

  主持人:也就是说,今年的申论在本身难度上没有一个很大的提高,是一个持平状态,那对考生考的重点就是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谢谢钟老师。

  现在请伍老师就今年行测的真题简单的阐述一下。

  伍景玉:我们来看一下试卷的综合组成,实际上我刚才跟大家说,整体试卷是加难了,但是部分题难度有所下降,比如说言语,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言语第一部分,40道题,40道理的前20道是选词填空,难度下降的一个直接标志或者说对大家来说,战胜每道题的直接难度不再是以前的一种比较,而是针对这个题你直接产生的一个直接答案。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整个前20道题的选词填空它的答案设置每道题是四个选项,这四个选项没有重叠,一个选词填空的题里面有两个空,这两个空是四对词当中是两对重叠的,但是在今年来说出的四对题是完全不同的,这两个空我们考生只要能确定一个空,你最拿得准的答案,那么这个答案就已经敲定了,不存在两个选项之间再比较的第二步。

  言语这一块,它在试卷的综合位置角度放在第一位了,而且今年考试的人性化或者说符合考试心理学的这种难易逐渐深入的次序的角度讲,实际上言语是给大家考试打了一剂安定针,因为你直接看到了言语相对来说特别简单或者说相对来说比较简单,跟你以前做的真题,还有你自己准备的一些资料比,它的区分度不大,这样你做下来就非常舒心,也就是说我们考生今天出了考场之后,很多考生回馈回来的,我一边做言语,一边觉得很开心,而且我觉得我答的题的答案肯定是对的。我没有回头,不像以前做其他的套题的时候,感觉这个言语选词填空还要看一下,这一回全都不要回头,非常开心的答下去,答完之后还很自信,这样对于答好下面的题是非常良性的一个设置。今年的题形式上虽然加难,个别点有所削弱,但是最起码切入点是非常好的。

  言语方面有各方面的基本知识,还有一定的语感,还有各方面的外在的资源补充,言语这一块不给大家举实质例子了,包括下面的主旨题,推导题,这些是相对来说争议最小的。今年我们回来之后对整个真题进行了宏观的研讨,因为上午出来,下午就在研讨。剩下的20道片断阅读,是跟往年比争议最小的,我们之间的答案差距都是最小的一次。所以相对言语是比较简单的。

  第二部分是数量,数量因为这个题当中,数学运算部分削弱了五道题,实际上这十道题大家仔细去看,有一部分题不用做,你把我们平常一些总结出来的公里、定理和一些技巧往里一用,这个题很容易就迎刃而解,很多考生在切入数量的考题,如果你没有相应的方法,没有一个途径去指导你的话,可能你会直接从数学的角度去切入,该做的做,该算的算。

  比如说举一道很简单的题,我们的标准时间是40秒,数量可以适当的延长一点,1分钟,这道题我们用几秒钟或者是十几秒钟就可以算出来,科考队员在冰上钻孔获取样本,测量不同孔心之间的距离,分别获得1米、3米,6米,24米,48米,问科考队员至少要钻多少个孔才能把前面的条件都符合掉。

  好多同学拿了这个题很显然的想到的是两个孔之间才有一个距离,这样就成了一个排列组合的问题,这道题该算的是C42,你要算还得把分子、分母全部列上再算出数字来,但是你算完了可能还不对,因为这道题并不是让你这么算的,或者是这道题在真正知道方法的时候我们用应知应会的一些定理一带,这个题就出来了,因为这个数特别特定,你不要认为只要你想到了C42就可以了,实际上不是,中间还有六个数据,这六个数据还有玄机。这六个数据都是成倍增长的。对它钻孔这个点,具体我们还考虑这个孔有没有重叠,有没有重叠就是能不能构成三角形,我们去看能不能构成三角形,在三角形的基本公里里只有两条,一条是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必须大于第三边,还有三角形的两边之差必须小于第三边。我们把数字一带,这个定理没有一个符合的,所以这六个距离不可能有任何重叠的,这个点不可能重叠,只能是7个点才能测出六个距离来,因为这六个距离特别特定,它给你的就是一个数据,所以我们把两边之和,两边之差一个定理一带,这个答案就出来了,它是7个点。

  这个题根本不用按排列组合的方式去算,这是我们在相关的模块宝典和相关的书上都有直接的介绍,所以我们大家的方法是特别重要的。申论是方法把握准了,很多东西就迎刃而解,题很容易就读懂。行测也是一样,如果你方法拿准了,这道题可以很省时,很快的速度就答出来。

  相对于我们数量这一部分,特别是数学运算,最少有五道题左右的题是可以很少的去算或者是尽量不去算,根据答案和题的结合猜就可以猜出来。

  接下来是我们的判断部分,虽然我们说今年图形看上去是难度加大了,因为增加了五道题,但是这个难度加大是形式上的,它的难度是加大了,类型并没有扩散多少。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你像我们立体的图形折叠这样的题,立体变平面的这样题目,往年五道题当中有一道,今年虽然题目加大了,比例没有变,仍然是五分之一的比例,今年十道题有两道是立体图形折叠的,难度没有加大,只是题目加大了。

  最后的64、65题,图形当中全部都是这样的题,而我们前面的题也很简单,因为前面的题从60题到63题,包括在往前推的题都是同样的类型,求同存异还有求共性,九宫图,里面有三角形,有圆形,有小流,还有铅笔状,还有小飞机状,其实这就是求同的,九宫格中每三个有一个共同的图,第一排的共同图形就是圆。第二排的共同图形就是三角形,第三排的共同图形是菱形。很显然就选B选项,大家回忆一下,应该还有所印象。

  63题,图形因为大家留得印象比较深,63题,作为我们今年考试的一个突破点或者是一个创新点,因为63题的题型的源泉并不是我们以往国考当中出现的或者是国家公务员考试出现的,它是地方公务员考试出现的,它汲取的是上海公务员考试立体三维图形重建的图形,大家以后在准备国家公务员考试或者是大型考试的时候要进行横向沟通,如果你横向上把相关的题目做一个博览,出现这种题你就会第一时间反映出来,这道题不用其他的模式,就把立体图形用三维的方式去看,上面看,下面看,侧面看,这样这个题目自然就解出来了,63题就是一个立体图形,从上面看是什么样的,从侧面看是什么样的。所以第二个图,侧面看,答案一眼就可以出来。这是非常简单的题目。

  实际上我们大家看图形这一块比较先进的还有我们江苏省的考试,接下来很多同学在准备其他考试或者是在进行技能熟练的过程当中就可以看一下地方的相关的考试。

  定义判断实际上今年最大的亮点就是它的集中性不强了,不像以前定义判断它的集中性主要集中在那种固化的法律制度层面去出这个定义,但今年它的涉足点是非常多的,也就是说对所有的考生来说它的公平性是极大的,但是题的整体难度没有加深,因为题干的字数和规模没有扩大。然后选项的具体难度也没有扩大,但是选项今年有一个核心的特点就是以小案例的形式出现,每一个都是小案例,只要你把它判断就可以。这样的定义判断,我们在给大家在模块宝典当中介绍的关键词法,把定义当中的关健词几个找出来,分别带到下面的小案例当中找符合条件,如果找到了就可以,如果找不到就Pass掉,这个题也是特别快的,很容易答好。

  逻辑判断前面也跟大家说了,实际上它的题非常简单,非常集中,六道题是削弱型的题。大家在复习逻辑判断这部分的时候大家都知道,其实逻辑判断当中,最容易做的一种题就是削弱题。加强型可能还不是特别好判断,或者是加强你存在一个度的把握,多大算加强,怎么算加强,但是削弱这个很容易,只要它是反命题或者是对这个命题起到了消极作用它就是削弱的。我们这个题相对往年来说,还是给了大家一个宽松度的,比较好把握。

  这六个分别都是用同一种方法去做,在里面找要件,然后很快的就可以把这个题答完。当然我们是从方法掌握的层面,如果方法不掌握的层面,这六道题可能还归不到一类上去。其他的一共是七道题全部都是推导型的题,有一个是加强的,剩下六个全部是削弱的,剩下三个也还是我们各大方法论当中都有所提及的,所以还是方法重要。

  接下来我们来看资料部分,其实往年大家最恐怖的就是资料,因为大部分往前推的年限,大部分的资料都是放在最后一位的,失分最大的点,今年其实整个试卷的结构比较人性化了,所以在前面就给大家吃了定心丸,到最后也不会让大家在资料上直接失分。我们在整个人性化的分析过程当中,我们会发现资料分析它自己的结构是五个资料25道题,它这个分布也是由简入难,而不是上来就难,或者是跳跃式的难,这是我们考生得分的一个新的要点。

  第五道题是文字型的,它的排列是非常非常整齐的,它给了一些数据全是并列结构的,前面的一个具体名称,后面跟一个数据指标,全是这样的并列结构,你只要在里面找数据就可以,找到数据进行简单的运算。第一个资料就几乎可以完成了。

  第二个资料和第三个资料分别都是统计表、统计图和文字进行搭配,进行题目设置。我们去看,其实第二个题相对第三个题来说还是简单一点,第三个题比第四个题也简单一些,它是逐级递增的。我们去看,只要是统计表和统计图同时在的这样的题,它的核心点全部都是找有效数据,其他的无关的东西都可以不看,所以资料不会浪费你太多的时间,读资料的过程不会浪费时间,这样难度整体是下降的。

  所以我们大家去看,只要你有时间,只要你充分的去做,那平常进行了相关的数据运算的这样的训练,在考场上把资料分析拿下应该还是可能的,不是完全不可能的。我们学生好多是没有把握好时间,也就是说,太过于追求一种精准,速度可能有点慢,资料分析有可能没有答完,资料分析第五个相对来说比较难,比前面四个难度要加大。

  核心我们又落到了最后一个部分,就是常识判断,今年的常识,我刚才跟大家说了,一共25道题,每个题4个选项,100个小选项,100个选项几乎有80个知识点是独立的,要求你进行判断,相对来说比较难。但是大家不要忘了它是4个4个做一个单元组合,这一个单元组合让你觉得不在其列的话,可能这道题就能解掉。比如说我们举一个简单的例子,122题,下列关于中国近代史上的事件表述不正确的是,这个大家可能很难确定四个选项哪个都不正确或者说哪个是正确的,因为四个可能不能都知道。一亿个北洋水师,第二个是第二炮兵,第三是七七事变,第四个是第五次反围剿。老师说我不可能全部都记住,但是这里面不可能说让你答日常生活当中应知应会的东西让你记得非常准确,我在考前跟考生说今年加大知识运用能力的考核,像C选项明显就有瑕疵点,日军在东北发动的七七事变,七七事变是芦沟桥事变,芦沟桥在哪儿,这个不用想你就知道,这道题否定选项就是它了,不对的肯定也就是它。前面的北洋水师你可以不知道或者是可以不精准的知道,这道题的玄机并不在那儿。第二炮兵的成立时间你也可以不知道是1966年7月成立的,但是你就知道芦沟桥在哪儿或者是七七事变又叫芦沟桥事变,这道题马上可以解掉。

  还有一些同学说,老师有些题我一看就必须放弃,其实并不用放弃,因为它的核心并不是要考你专业的知识,接下来我们在预测的时候预测的相关热点当中一个航线的热点,今年航线是一个主热点,就跟我们所说的海军还有其他的热点,科威特到大连的航线哪一条是最近的,就把地理当中的核心点,科威特跟哪个海是最临近的,大连跟哪个海是最临近的,这个给大家考出来了,因为四个选项当中分别是两对,也就是说,科威特跟哪个海是临近的,这是一堆。AB选项出来了,CD选项把大连跟哪个海是临近的,它就把这个设成一对选项,你把前后做一个具体的判断,中间不用管。世界地理学得再差,你也知道红海和科威特和波斯湾跟科威特的关系。首先你就可以确定波斯湾是科威特比较近的或者说直接就跟它搭界的地理关系,红海是比较远的,我们把CD选项直接就扔了。中间一大堆都可以不用管。最后一个,波斯湾开头的两个选项,最后的那个港是东海和黄海,我们大家自然都知道,大连你还不熟吗?东海和黄海,哪一个跟大连最近呢?自然我们的答案就出来了。横竖你不可能选离大连特别远的,你自己都非常熟悉的这样一个点。中间的阿拉伯海,南海、东海全都不用考虑了,方法是最重要的,其实我们常识当中很多都是这样的题。不用说,我们80个知识点要你全部都知道,其实你只要知道80个当中的一部分,找到核心的切入点,这道题就可以迅速的解完。

  整体来说,我们把这个试卷可以看到,如果你不去精细化进行研讨或者是精细化剖析的话,它是难度加大可能不是一个点而是多个点,如果你比较精细化的分析的话,用比较熟悉考试的认知应对它,你会发现这个试卷还是比较简单的,还是钟老师的这句话,方法是非常重要

  主持人:谢谢伍老师。

  刚才伍老师对咱们的行测试卷进行一个比较深入的解析,说到申论,钟老师,您觉得申论考题今年咱们的学生哪些地方是要把握的。

  钟君:关于申论考试,我觉得今年我结合具体的题目来谈谈自己的看法,首先我想特别要强调的一点是大家一定要明确,申论不是考热点的,就是我们现在很多人包括在考前还是有很多人在我的博客,在我的信箱里面讲,钟老师能不能给我们预测几个热点,我说申论不是猜题押题的,它是在掌握了宏观的背景下,用具体的方法阅读分析材料的能力,而不是猜题,押题。今年这套题也凸显了这样的一个原则。

  今年解这套题最大的技巧是什么?大家一定要明白,这里我要讲最大的技巧就是一定要对我们的方法和热点的整体逻辑有一个把握,你比如说,我们什么叫热点的整体逻辑,我们今年特别强调了热点的整体逻辑就是以科学发展观理论为指导的四个维度底下的东西。也就是科学发展观基本的内涵,它指导下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这四个方面的维度。

  科学发展观这里面就有很多很多的内容要考,我们讲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这体现的是经济的发展。它的基本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它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它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是科学发展观。在科学发展观底下有一个很重要的维度我们叫经济维度,实际上我们可以单列出来一个生态维度。但是我们在讲的时候,我们把它放到经济维度底下,我们特别强调了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就是要通过发展循环经济的方式来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从而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这样的一种协调发展的一种模式。这就是生态文明。

  大家想一想,如果你在考前已经树立了这样的一种思维,生态文明的这样一种思维,那么更高级的宏观的科学发展的思维,那么在生态文明的背景下,你只要把握住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这三“生”之间的协调、可持续,当然是用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的方法来把握的话,那么今年的这套试题对你来说就非常非常简单。

  下面我就具体看一看,它是怎样用这种思维贯穿我们的考题。首先我们从副省级来看,副省级的第一个题,让你解释渤海十几年后就变成“死海”,这里的“死海”是什么意思,大家注意,这第一题我们讲通常都是概括题,很多同学一看这样的一种问法就不知道这是一个概括题了,实际上你要认真的去看题目的内容,你就会发现,这是一道首先前提是概括的一道分析题,概括当中材料里面讲得很清楚,讲了两个方面。第一个就是由于严重的污染导致赤潮等这样的一些灾害性的问题,实际上言外之意就是使这个海里面的生命,海里面的,包括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命都不再有生命力了,这是一个“死海”。另外还有一个“死”,即使不向渤海排入一滴污水,单靠外界水体恢复也需要200年,它不但让海里别的东西死,本身这个海也死了,这就是“死海”的意思。根据对于材料的概括,我们知道它有三个层次或者是三个要点,第一,就是一定要明确它是讲的污染,海洋的严重污染的状况,那么产生的后果是什么呢?一是让别的东西死,就是通过污染造成了赤潮的灾害,让海的别的东西死了。另外海的本身也死了,它不可能再恢复。很难再把它治理回原来的一种状态。这就是我们讲的“死海”,这个题的关键是什么呢?大家一定要注意材料当中相关的内容,“污染”、“赤潮”,“不可能再恢复”。

  第二问,让人类不寒而栗的毁灭绝非仅此而已,不寒而栗的毁灭指的是什么呢?大家要注意,大家脑子里面一定要知道我们刚才讲的那根弦,生态文明有三个方面,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大家千万不要以为海洋的一种污染仅仅是对生态的一种破坏,用我们辩证法的逻辑,用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方法,统筹兼顾来讲,它更会造成对于经济的发展,也就是生产的发展,对于人民民生问题的一种影响,对生活的一种影响,这就是它更重要的危害,也就是更深一步讲就是导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严重问题,实际上就会造成整个人类社会在这样的一个高度上的严重的发展障碍。

  这是第一题。

  第二题我们讲了启示题,这里面两个例子,一个是荷兰围海造田的例子,再就是我国的围湖造田的例子,它讲了,对于这两个事实,我们讲围海造田和围湖造田,现在来看是一个教训,再往后看,退耕还海,退耕还湖这是一个重要的经验,概括经验和教训,然后加上分析,最后加一句实质的分析。实际上这个题里面大家一定要注意,就是把你围湖造田,围海造田的教训反过来说,把退耕还海和退耕还湖这样的经验展开来说,这就是很重要的启示。但是大家注意,这里面还特别强调了一个东西,就是讲虽然荷兰人的退耕还海只有三平方公里的海域,但是留给人们的思考却是非常宝贵的,这提醒着我们荷兰人在这方面的经验当中有更重要的内容需要我们去概括。实际上在材料当中涉及到了民间组织的一个积极的参与,这就是一些非常重要的启示。

  不管怎么说,这个启示归结为一句话,还是我刚才提醒大家注意的,就是生态文明建设当中的三“生”道路,一定要强调在这个过程当中,是生产、生活、生态相统一,相协调的一个基本的思路,也是最根本的启示。

  接下来一题是假设你是沿海某省政府的工作人员,请结合资料草拟一份将半岛蓝色经济区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的报告的内容重点,大家注意,这里面很多考生一遇到这种问题就会想到公文的形式我没有掌握,但是看这里的要求肯定是不要求行文格式的,它强调的是内容重点,不要求你写成完整的报告,只要求你把握它的结构就可以了,我们之前讲过这种报告结构是在申论考试当中考的,所以一定要贯穿申论的内在逻辑,就是表现原因和对策。这里实际上就是让大家写清楚,现在在这样的一个半岛经济的发展过程当中出现了什么样的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反过来解决这样的问题有什么样重要的意义。接下来就是正是基于这样的一种问题,问题的原因及其解决这个问题的意义的认知,我们要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答案的要点都在材料当中,讲得很详细,你只要把这个东西给它归纳一下,这个报告就可以了。对策的部分实际上在材料里面也有,至于说提到了产业集群的问题,提到了相关的多头管理的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都是这个报告里面应该写进去的东西。本质上这是一个概括问题。

  最后一个题,围绕海洋的保护与开发,自选角度,自拟题目,特别要求思想深刻,观点明确。大家要注意,这是一篇什么样的文章,这个文章如果你不写成评论文就很难拿高分。这里的评论文,你的观点怎么能够深刻呢?很简单,宏观上引领,中观立意,微观切入,微观很明显,就是海洋的保护与开发,宏观是什么?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海洋的保护和开发。中观是什么?中观就是我们讲到的海洋生态文明的理念。这就是它的非常重要的切入点,海洋的生态文明的理念就是什么呢?启示我们的思维一发散我们就可以考虑到,海洋的这样一种资源的保护和开发要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这样一种道路。也就是海洋的一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它的一种生态效益的相统一。

  所以我们在开发和保护的时候做到这相统一,实际上这个开发和保护也就处理好了。实际上这里面的问题关键是谈如何实现保护与开发的统筹。想一想,我们讲的写作的这样一种结构,首先提出论点,你下面要讲,如果我们只强调保护,那么有什么样的好处,但是会有什么样的问题。很简单,保护的好处很明显,保护这个生态的效益,但是如果我们一味的强调保护,不进行在科学的规划的前提下进行开发的话,那么人们的生活,经济的发展就要受到影响。同时第二个部分我们要强调什么呢?如果强调开发,当然对于经济的发展,生活的便利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一定要注意,这里面隐藏着对于生态的一种侵害和危险。

  最后落脚到把保护和开发协调起来,结合起来,建设一种海洋的生态文明,这个文章就比较圆满了。

  我们再来看看地市级以下的,这个题相对更简单一些,它说第一题就是行动计划的目标难以实现的多方面的原因,这个题非常简单,在材料里面讲得非常清楚,只要你把它概括出来就可以了,我认为这是一个送分的题。

  第二个题就是环保错位的典型,请结合资料内容对环保实质进行阐释,这本质上是一个概括题,它讲的兵库县的例子很有意思的,它这个案例分成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前半部分说费了很大的劲去开发,但是造成了污染,后半部分又费了很大的劲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治理,有的专家就把它叫做错位。你想想,这不就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吗?这就是我们现在通常批判的一种经济发展的模式,叫先污染,后治理,这就叫错位。应该是在开发的过程当中,适当的加以保护,而不至于先把它在开发的过程当中严重污染,然后再去治理。这实际上都是材料的内容,我们加以概括就可以完成的。

  第三题,针对W市在进一步加强宜居城市过程当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参考给定资料,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建议,大家一定要注意审题,这里是进一步建设。很重要的一个题眼,这个题,我说了,考察的是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是提对策。提对策,我们特别强调的一条,大家一定要注意,如果你找不到原因,那么这个对策就是空洞的,无物的,不可能解决问题。要通过概括材料发现问题在哪里,现在的问题就是它要为了进一步建设宜居城市,把那些污染的企业搬到了远的地方,但是问题又随之而来,你搬到了郊区的地方,会不会对当地郊区的居民造成影响呢?这是第一个问题,实际上是污染的问题。

  再一个问题就是银滩的建设,在银滩的建设当中,大家要注意,原来是一个非常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它为了实现经济的发展把大量的人口迁移过来,它会不会破坏这个环境呢?破坏了环境又怎么谈得上宜居呢?这当然就是另外一个问题。实际上这里就是一个很重要的遇到的问题。

  第一个就是污染的问题,第二个就是城市规划怎么合理保护生态环境的问题。

  针对这两个问题你提出你的对策建议,换句话说,也就是如何防治污染,这是第一条。

  第二个,如何加强城市的规划。这就是第二题,也很简单,实际上就是提出对策,找问题,提对策,然后判断对策的有效性,然后完善自己的答案。

  第三个题,就是写一份宣传的纲要,这个题有很多同学又开始发懵了,实际上这个题大家一定要注意,它结合的材料里面的,一个人大的材料,它是涉及到对海水污染的一个治理工作,宣传的要求,它要求对宣传内容的要点进行提纲挈领的阐述,你要宣传什么,你要开展这样的一个污染的治理工作,你要宣传什么,这是很重要的问题。一定要记住我们申论的逻辑,表现、原因、对策,宣传什么?首先你要知道出什么问题了,你要告诉广大市民,现在问题是什么,问题就是海水污染了,那么污染了,有什么样的危害表现,有什么样的负面影响。

  接下来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危害,你要告诉市民,这种危害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接下来你宣传重点就是下一步我们要做什么。实际上这个内容在材料里面很全面。

  另外大家要注意,这考察的是一种贯彻执行的能力,你要落脚到哪里去呢?如何宣传上去,如何宣传我们讲“万能八条”有一个用好的扩展法,一种思维加五个要素,就是发散型思维加上主体、对象、内容、方式以及目的和效果。内容在这里面是重点,目的和效果、方式也很重要。我们之前多次举过酒后驾车宣传的例子,大家可以举一反三,很好的借鉴一下。

  最后一个题,给定资料中,以海洋的健康为题目自选角度,这是我们讲对于行政执法类的考生来讲写成一篇策论文就非常简单,要有一个好的论点,论点跟前面的其实是一样的,大家也要把握生态文明的一个基本思路,就是实现海洋的健康,当然需要的是生产、生活和生态之间的良好的协调。

  大家要注意,副省级的考试在这里,更重要的是结合具体的事例写出具体的对策来,这就是我们讲到的对于这个题目的分析。

  主持人:谢谢伍老师,谢谢钟老师。

  我发现两位老师对咱们今年国考的笔试重点的一点就是方式和方法,合理有效的方式和方法的培养与使用对于咱们的解题是有很好的帮助,也是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广大考生在以后的工作中,对合理有效的方式方法的培养会对工作的一种提升和自我能力的一种提升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也是未来工作发展的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

  最后谢谢两位老师来这里对国考进行一个详细的解读,也预祝各位考生能够顺利通过国考,谢谢大家!

展开全文

公务员万题库

更多
行测
行测
已有8110151人做题
下载
申论
申论
已有421098人做题
下载

公务员章节课

全部科目
评论(0条) 发表
Copyright © 2004-
考试吧(m.566.com)北京美满明天科技有限公司
社会统一信用代码:91110108MA01WU311X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