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技巧
第一节 无领导小组讨论最新特点与趋势预测
一、无领导小组讨论最新特点
无领导小组讨论的题型一般分为开放式、两难式、多项选择、资源争夺型、操作性问题五种。除操作性问题考查不多外,其他四类题型都是公务员面试无领导小组讨论的常见题型。我们分析了近几年公务员面试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最新真题,发现各类题型呈现以下特点:
(一)多项选择问题多以排序作为问题切入点
多项选择问题更多考查考生抓住本质的能力,因此多以让考生从多个备选项中选出几项并按轻重主次进行排序作为设问的方式。这就要求考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和洞察本质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善观察、勤思考、爱总结的好习惯,因为生活中的很多小细节和小常识会在考场上帮你制胜。
(二)开放式问题与社会热点紧密结合
开放式问题考查考生思维的全面性、发散性、创新性,其材料多来源于当前关注度较高、讨论较多的社会热点问题,没有标准的答案,能否脱颖而出就要看考生对问题的认识是否深刻独到、平时对这些新闻是否认真关注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形成较强的逻辑思维和洞察力也非一日之功。平日要养成关注热点并善于思考的习惯,从点滴做起,才能在考场上厚积薄发。
(三)两难式问题选项辩证统一
两难式问题在近几年出现得较少,但仍然是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的重点题型。这类问题常以命题的形式出现,且两个选项之间是一对矛盾统一体,有些类似于辩论赛的正反方,使考生陷入两难境地。这类题型的很多思维方式和技巧可以从辩论赛中学习和借鉴,有所不同的是辩论赛更多的是要赢得对方,而无领导小组讨论考生则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论述己方观点上。
(四)资源争夺型问题融入多项选择题型中
资源争夺型题的特点就是要极力说服大家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你所选择的对象上来,并使大家相信这样做可以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纯粹的资源争夺型问题现在出现得较少,更多的情况是在多项选择的题型中兼顾考查:因为资源有限而面临选择,所以必然会为了争夺资源而展开讨论。
二、无领导小组讨论趋势预测
(一)范围会进一步扩大
虽然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题目前还只是在某些省份和部门的公务员面试中采用,但因为其独特的优势已越来越受到招考部门的青睐,今后将会有更多的省份和部门采用这一面试方式。
(二)试题坚持时效性
从近几年的真题考查点来看,出现了明显的时效性特点,未来将依然会保持这一特点。考生在掌握了无领导小组讨论的基本方法、基本技巧的同时,还要注意对时政进行把握,这样在涉及到以时政作为背景的无领导小组讨论题目时就可以在讨论中处于优势地位。
(三)一切围绕工作进行
公务员面试根据公务员职业性质而设定一系列的角色定位题型如单位秘书、活动组织者、单位负责人、一般工作人员等来考查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生在备考时务必树立角色意识的理念,站在政府的角度、以公务员的身份思考。
第二节 无领导小组讨论理论概述
一、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涵义
无领导小组讨论(Leaderless Group Discussion,简称LGD),采用情景模拟的方式对考生进行集体面试。它通过一定数目的考生组成一组(5—7人),进行一小时左右时间的与工作有关问题的讨论,评价者来观测考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辩论的说服能力等各方面以及自信程度、进取心、情绪稳定性、反应灵活性、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非言语沟通能力(如面部表情、身体姿势、语调、语速和手势等)等方面的能力、素质和个性特点是否达到拟任岗位的相关要求,由此对考生的综合能力进行评定。
所谓“无领导”就是说参加讨论的这一组被评价者在讨论问题情境中的地位是平等的,不指定哪一个人充当小组的领导者。目的就在于考查被评价者的表现,尤其是看谁会从中脱颖而出,成为自发的领导者。
二、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施测程序
要掌握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方法,考生必须首先了解这种面试方式的流程。一个完整的无领导小组讨论通常包含以下四个部分:
(一)准备阶段
1.材料的准备
主要是介绍背景信息的材料、道具、草稿纸、笔、评分表格、题目的准备等,考试机构会根据应试者拟报考职位的特点和所要考查的测评要素,选择适当的题目,必要的时候还会准备一个备份题目,以防意外情况。
2.考官的分组
通常每组考官5至7人,其中一个被指定为主考官。每个小组的考官,应由用人部门的领导、考试机构的人员及相关的专家组成。所有的考官都要求具备国家及地方公务员考试认可的资格。
3.应试者的分组
原则上每组6人,但特殊情况下可在4至8人范围内进行组合。
4.场地的准备
场地要有足够大的面积,考官的座位应与应试者的座位保持一定的距离,并便于进行观察。测评对象席位一般呈扇形摆放,一方面便于测评对象之间相互文流,另一方面也能保证每一位考官能够观察到每一位测评对象的表现。此时,一定要注意避免将测评对象席摆成“V”字形,这样无形中会出现领导者位置。
图1 LGD座位排列形式一
图2 LGD座位排列形式二
(二)开始阶段
图3 LGD实施流程
1.检查准备情况
工作人员提前10分钟进入考场,检查考场的准备情况。包括场地是否符合要求,所需材料是否准备齐全等。
2.应试者入场
进场测评开始前5分钟,工作人员在确认应试者信息无误后,带领应试者进入测评场地,请其随机就座。也可能是采用抽签的方式确定考生的顺序,列队进入考场,按次序就坐。
3.主考官宣布考试规则和纪律
主考官向应试者简单介绍应试者在本次面试中所要做的事情以及面试纪律。
4.向应试者发放材料,宣读指导语
向应试者发放材料,包含该次讨论的题目、草稿纸、笔等。主考官宣读指导语,介绍小组讨论的任务及规则要求;工作人员根据主考官示意,给测评对象发放讨论的背景材料。
指导语一般如下:
大家好!首先祝贺大家顺利通过了笔试,欢迎参加今天的面试。我们将采取无领导小组讨论的考试形式,包括个人陈述、自由讨论、总结陈词三个阶段,在整个考试过程中,除了时间的提醒外,考官不会发言,请考生按照题本上的考试要求进行作答。好,请翻开桌上的题本,计时开始。
5.应试者准备
主考官宣布讨论正式开始并计时,每个应试者拿到讨论的题目后可以有5分钟左右时间进行独立阅读、思考,并列出发言提纲,为自己下一阶段的表现做好准备。
(三)实施阶段
1.个人陈述环节
该环节一般大约20分钟,考生可能是自由安排发言次序和发言方式,也有可能是根据之前抽签的序号依次发言,每人发言时间不得超过3分钟。考官不参加考生的讨论或回答考生的问题,以免给应试者暗示。
2.自由讨论环节
所有考生发言结束后,进入自由讨论环节,大约40分钟,考生就讨论材料展开自由讨论。可以阐明自己的观点,可以支持或反对他人的观点,也可以对自己或他人的观点进行总结。考官应对照评分表中所列条目仔细考查考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并进行记录,从而为考生的评分打下基础。
某些特殊的题目,在讨论过程中可以向应试者再提供另外一些材料或信息。如果出现这种情况,请严格根据题目的要求进行。
3.总结陈词阶段
主考官宣布时间到,请应试者停止讨论。当应试者讨论达到预定的时间时,不论讨论到了哪一个阶段,都应立即停止。
自由讨论结束后,应试者推荐或自荐一名代表向考官简要汇报整个讨论的过程及讨论所取得的结果,时间大约为5分钟。
4.附加阶段
部分题目要求考官对应试者的汇报进行质疑,应试者可根据情况进行简单的答辩。有的会以提问的方式进行追问。有的还要求应试者选出表现最佳和最差的考生:“你认为在这次讨论中表现最好(差)的一位小组成员是谁?” “如果我们小组成员中就淘汰一位,你会选择谁?”“谈谈你在这次无领导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实际上考生回答此类问题对自己的成绩不会有实质上的影响,回答时坚持原则实事求是即可。有些还会以答记者问的形式,让每位考生分别扮演记者,就所给材料向剩下的考生提问,并指定一人回答。
5.结束
主考官宣布小组讨论活动结束,工作人员引导考生离开测评现场。
(四)评价阶段
应试者退场后,各考官分别在评分表中对每个应试者进行评分,最后签上自己的名字,由工作人员将评分表收集起来,以便统一汇总分数。
一般情况下,评分表上的不同测评要素之间的权重是不一样的。一个考官仅对每个应试者不同的测评要素进行评分,工作人员要根据不同测评要素之间的权重大小对该应试者的分数进行整合。
三、无领导小组讨论的评分依据
(一)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测评要素
无领导小组讨论,侧重于为考生创设一种相互作用的情形,因此更强调讨论过程中应试者所表现出的能力特点,即过程维度。但以背景资料为主要载体的内容维度,如果处理得当,也会为评价应试者提供很多有参考价值的信息。
1.内容维度
该维度主要考查考生对讨论内容和结果的贡献,发言的内容对讨论结果起决定性作用或者在讨论结果中占很大分量,面试的成绩会比较高。具体得分点在以下几方面:
(1)认识问题的高度和主流意识;(2)分析问题的深度和周延性;(3)用辩证发展联系的观点看问题;(4)对总体和局部以及各部分之间关系的认识;(5)小组代表对讨论的总结概括质量;(6)计划、组织协调能力以及方案的可行性和针对性;(7)对解决问题过程中可能出现情况考虑的周全性;(8)在讨论中体现的人际交往意识与技巧;(9)处理问题方法是否灵活、周到、得体;(10)考生语言表达、分析问题、概括或归纳总结不同方面意见的能力;(11)考生反应的灵敏性、概括的准确性、发言的主动性、有效性等。
2.过程维度
一场讨论下来,考官对考生最直接的印象就是教养、见识和风度。过程维度主要考查考生为实现讨论目标所作的贡献。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1)对他人观点的理解与把握;(2)对他人观点的概括和引申;(3)对讨论进程的控制引导;(4)基本沟通礼仪;(5)说服他人;(6)对他人观点的关注与尊重;(7)对矛盾与冲突的协调;(8)合作意识;(9)情绪稳定性和思维敏捷性;(10)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结合运用。
(二)无领导小组讨论的评分操作
1.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测评方式
(1)各考官对每个考生的每一个测评要素打分。
(2)不同的考官对不同考生的每一个测评要素打分。
(3)各考官分别对每个考生的某几个特定要素打分。
具体实施的时候,可根据考官水平和考官特长等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使用某一种方式。
2.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测评内容
(1)语言方面。包括发言主动性、论点正确性、组织协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辩论说服能力等,这些不同的要素应根据职位的不同有不同的权重得分。
(2)非语言方面。包括面部表情、身体姿势、语调、语速和手势等。
(3)个性特点。包括自信程度、进取心、责任心、情绪稳定性、反应灵敏性等。
(三)无领导小组讨论评分表
无领导小组讨论评分表之一:语言方面
无领导小组讨论评分表之二:非语言方面
无领导小组讨论评分表之三:个性特点
第三节 无领导小组讨论题型详解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无领导小组讨论题型分为无情境性和有情境性;定角色和不定角色;竞争型、合作型和竞争合作型;开放式、两难式、多项选择、操作性、资源争夺型。第四种是最为常见的分类方式,下面针对这五种题型的特点,分别就每类题型的答题技巧进行概括总结。
一、开放式问题
(一)基本特点
开放式无领导小组讨论题目的答案范围很宽泛,几乎无法确定参考答案,只能凭借考官的主观判断结合考生的横向比较来给出评价,所以给考官带来一定的操作难度,但同时却给了考生极大的想象空间。
(二)经典例题
你认为什么样的领导是好领导?
【试题分析】关于本题,考生可以从很多方面给出答案,如领导的人格魅力、领导艺术、领导的专业技能、领导的管理方法等来回答,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考生完全可以列出很多的优良品质来描绘自己心目中的完美领导形象。下面我们从两个方面给出解题思路。
解题思路
思路一:我心目中的好领导应该是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完善自己、并有着完美人格的领导。一是率先学习,不断完善自己;二是工作作风优良,职业道德感强;三是廉洁自律意识强,自我约束严;四是刚正不阿,对待下级公正公平、坦诚相待,和蔼可亲;五是能与上下级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有能力打造优秀团队。
思路点评
此答案采用完美无缺式的答题方式,把做一名好领导的各种要素尽可能地进行了罗列,内容丰富。这种思路重点在于层次安排的逻辑性。
思路二:一个好领导应当至少具备三个条件:一是要有足够的智力水平,见解有足够的高度和深度;二是要有比较强的领导能力,尽量让下级发挥出最大的能力;三是要有比较高的情商,和下级相处收放自如,既有威信力又有亲和力。
思路点评
此答案采用宁缺毋滥式的答题方式,只抓住好领导要具备的智商、情商以及领导能力三个方面来谈,一般考生很容易找到此种答题方式,观点也非常鲜明。缺点是内容稍显单薄。
(三)策略总结
对于考生来说,这些问题的特点就是没有固定的答案,而且回答者容易产生共鸣,考生之间也不容易因为以上问题产生过多的争辩。因此考生在回答此类题型时应重点注意答案是否全面、是否有针对性,思路是否清晰、是否有新的观点和见解等,除此之外,可以自由发挥、自由想象。考生完全可以以自己的知识积累进行回答,只要言之有理,条理清晰就是不错的答案,如果再能有新观点、新思路就一定是优秀的答案。
二、两难式问题
(一)基本特点
所谓两难问题,是让应试者在两种互有利弊的答案中选择其中的一种。主要考查应试者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说服力等。此类问题对于考生而言,通俗易懂,而且能够引起充分的辩论。这种类型的题目两种备选答案一定要有同等程度的利弊,而不是其中一个答案比另一个答案有很明显的选择性优势。
(二)经典例题
假设您是市政府信息处的工作人员。信息处的重要职责是将关于本市政治、经济、生活等方面的重要信息每日摘要向市领导呈报。下面有两条信息:
信息一:某居民小区原有一个菜市场,在前一阶段的全市拆除违章建筑大行动中被拆除了。市政府一直没有重新给菜市场安排场地。这样,该小区的居民就要到距离小区很远的其他菜市场买菜,给居民尤其是家中仅有老人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居民呼吁市政府尽快解决该问题。
信息二:本市有一家国有企业,常年来一直亏损,开不出工资。本年初新厂长及领导班子上任后,通过完善内部管理,改变经营思路,半年多时间使企业扭亏为盈,成为本市利税大户。现在这家企业在银行贷款方面遇到了困难,该企业向市政府请求帮助,这笔贷款关系到这家企业的新项目是否能够投产。
由于各种原因,上述两条信息只能报一条给领导。请问,您认为应该将哪一条信息报给市领导?理由是什么?
【试题分析】关于本题无论选择哪个信息上报给领导,都是从工作出发。只不过选择不同的信息,理由都要有说服力。比如选择第一条信息上报给领导,需要说明这是为民办实事,是以人为本的行政理念,是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体现;如果选择第二条信息上报给领导,需要说明这是行使政府的管理协调职能,是为地方经济发展保驾护航,提供支持,是分内之事,是宏观大局,所以应优先考虑、优先解决。
解题思路
思路一:我认为应该将小区居民的请求汇报给领导。因为首先,百姓利益无小事,更何况菜市场关系到众多家庭,且每天都必须面对。如果菜市场能早一天建成则可以使百姓早一天受益。其次,企业贷款的事情虽然也重要,但是从时间上考虑的话,并非可以一蹴而就,是需要做大量的调研协调工作的,所以可以从长计议。最后,修建菜市场这是为民办实事,是践行科学发展观,贯彻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是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具体体现。
思路点评
此答案观点鲜明,层次突出,既表达己方观点,又顾及另一方的感受,丝丝入扣,容易为人接受。
思路二:我认为应该将企业急需贷款的信息汇报给领导。因为首先该企业好不容易才走出困境,为政府甩掉了包袱,解决了大量职工就业问题,维护了地方社会稳定,政府理应关注并给予必要的帮助,这是政府行使管理协调职能,是分内之事;其次,该企业作为当地的利税大户,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大力支持,现在需要当地政府来提供必要帮助,政府应责无旁贷为地方经济发展保驾护航;最后,既然要求只能汇报一条信息,只能有先有后,判断先后的标准应该从宏观大局出发来判断,而不能仅从微观细节来作政府决策。地方经济的振兴发展是宏观大局,所以企业贷款的问题应优先考虑、优先解决。
思路点评
此答案立意较高,气势如虹,很容易统一大家的看法。另外大量谈到了对政府职能的理解,显示出了考生对角色的准确把握。
(三)策略总结
回答此类试题需要在“两难”中选择“一难”,无论选择哪个答案都不会错,关键是看考生的见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与别人有什么不一样。需要注意的是无论选择哪个答案都要有自己的观点,还需要很有说服力的理由,一旦选定答案,考生就要旁征博引来支持论证自己的选择,因为选择即论点,需要强有力的论据才能令人信服。
三、多项选择问题
(一)基本特点
此类问题是让应试者在多种备选答案中选择其中有效的几种或对备选答案的重要性进行排序,主要考查应试者分析问题、抓住问题本质的能力。多选式题目往往没有确定的答案,考官从考生的选择或排序以及考生做出的理由陈述中,判断该考生的性格特点、心理特点以及与拟任职位的匹配性等多方面信息。多选式题目命题较难,但易于考查考生各个方面的能力和人格特点。
(二)经典例题
设想你们是科学考察队队员,原打算在原始森林进行科学考察一个月返回。现在在考察中遇到地震与外界失去联系,只能靠大家自己想办法走出原始森林。在撤退过程中,你们必须挑选一些重要物品以便于你们撤出原始森林。
下面列了13项物品,为了确保安全撤离,你们这组人的任务就是按这些物品的重要性对他们进行重新排列,把第一重要的物品放在第一位,第二重要的物品放在第二位,依此类推,最不重要的放在最后。这些物品为:1.汽油打火机2.压缩饼干3.救生绳4.锋利的砍刀5.便携式取暖器6.小口径手枪7.一罐脱水牛奶8.两个100毫升的汽油瓶9.地图10.磁质指南针11.五加仑白酒12.急救箱13.太阳能发报机
请大家讨论,每人用5分钟给出自己的排列顺序并说明理由。
【试题分析】此类试题的备选项较多,需要考生把握关键环节、关键事务、紧急事件,选择时既要遵循急重轻缓原则,又要把握生命第一原则。
解题思路
此题设置一个具体的情境:被困在原始森林,目的是安全撤离。明确了这两点,结合原始森林的生存环境和可能出现的状况对选项进行排序,并详细说明理由。
通过讨论,不同的人可能给出不同的答案,比如就第一重要物品来说,考生可能会选择压缩饼干,也可能选择发报机,这样就反映出了考生不同的性格和心理特点,选择压缩饼干的考生是把生存放在了第一位,认为只有保障生命才有脱险的希望,可见这种类型的考生性格和心理特点是务实、客观,但会缺少勇气和魄力;选择发报机的考生是把希望和信念放在了第一位,认为只要有发报机就有机会与外界取得联系,报告自己的位置以获得营救或帮助,可见这种考生的性格和心理特点是富有激情和信念,但缺少务实性和自主性。虽然没有标准答案,但是考官很容易根据职位的需求来选择最适合职位的考生,做到人职匹配,实现面试选拔的目的。
(三)策略总结
多项选择问题相对其他题型信息量较大,主要考查考生抓住关键、认识本质的能力。考生在处理这类问题时要时刻保持头脑清醒、心中有数。要能结合题中设置情境的特点和自身的日常经验对问题做出快速的反应,并分清主次先后、轻重缓急。
和两难式问题一样,多项选择问题没有标准答案,无论考生做出怎样的选择,只要理由充分、论述有理就有立足之地。
四、资源争夺型问题
(一)基本特点
此类问题适用于指定角色的无领导小组讨论,是让处于同等地位的应试者就有限的资源进行分配,从而考查应试者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问题能力、概括或总结能力、发言的积极性和反应的灵敏性等。此类问题可以引起应试者的充分辩论,也有利于考官对应试者的评价。
(二)经典例题
参加讨论的8个人分别代表8个申办城市运动会候选城市的代表,每人会拿到一些关于这个城市的情况介绍,然后根据自己的优势与其他人进行竞争,争取申办权。
(三)策略总结
资源争夺类面试题,由于资源有限,所以必然会在考场上出现“生死拼杀”的局面,这也正是资源争夺类面试题的陷阱所在,一旦考生没有意识到这一点,难免会掉入陷阱导致难以解决的困境。因此,考生只有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才能从容应对此类题型,并在面试中淋漓尽致、有张有弛地展现自己的才能。具体来讲,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注意将“局内人”与“局外人”结合起来。
考生一方面要参与讨论,另一方面还要跳出讨论去观察整个讨论过程,二者结合相得益彰,从而避免掉进混乱争论的陷阱里面去。很多考生在面对资源争夺问题时,容易忽略局外人的角色,一味地与其他成员争论,甚至到面红耳赤的程度。这样很难驾驭整个讨论,也很难达成小组成员共同认可的资源分配方案。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整个小组没有拿出一致的分配方案而使整个小组集体减分。
第二,注意将解决问题的意识与全局意识结合起来。
解决问题的意识是指无论资源最终归属谁,都是以解决现实问题为核心导向的。也就是小组成员能站在一个共同的思考视角上进行讨论,就很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也就容易拿出统一认可的方案。同时,考生在面试讨论中,还需要有大局观和全局观。一旦发现小组讨论过于激烈,应在合适的时机做出让步,从而保证小组的整体利益,避免考试时间截止时没有完成讨论任务的现象出现。
第三,注意做到情理结合。
对于资源争夺类面试题,考生不仅需要讲道理,更需要用真情打动其他小组成员,所谓“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考生不能忽略他人的情感接受程度,只顾摆事实讲道理,而没有做换位思考,使得小组其他成员在情感上难以接受这种说法。应该在摆事实讲道理的同时,对对方的观点予以一定程度的肯定和认可,但是也要突出强调某些特殊因素:如时间紧迫性、方案的解决、问题导向等。只有这样,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实现小组成员由激烈的争论转向妥协一致。
五、操作性问题
(一)基本特点
所谓操作性问题,是给应试者一些材料、工具或者道具,让他们利用所给的这些材料,设计出一个或一些由考官指定的物体来,主要考查应试者的主观能动性、合作能力、操作能力以及在一个实际任务中所充当的角色。此类题型对语言方面的能力考查较少,主要测查考生的动手能力。因为具有一定的技术性,操作类问题一般出现在技术性比较强的领域里,比如计算机操作网络维护工作、行政办事窗口单位等等,还有的就是组织协调部门等需要实际动手操作的职业。
(二)经典例题
给每个小组一个鸡蛋,一些吸管和胶带,请小组在20分钟时间内想出一个办法,利用这些资源,让鸡蛋从2米的高空掉下来而不碎。最后选出一个人作演示和总结,并请每一个人对自己刚才的表现做总结。
要求成功完成任务,并尽量节约资源。
(三)策略总结
此类题型要坚持思路合理,精诚团结,节约资源,讲求效率的原则。相对论述性问题,操作性题目对于技术型岗位的面试更具实效性。但此种题目在公务员考试中很少采用,这里就不再详细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