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吧

公务员

考试吧>公 务 员>行政能力>历年真题>正文
2005 年下半年广东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题及答案
考试吧 2009-03-10 18:46:45 评论(0)条

  第一部分 数量关系

  (共 15 题,参考时限 15 分钟)

  本部分包括两种类型的试题:

  一.数字推理:共 5 题,每题 1 分,共 5 分。给你一个数列,但其中缺少一项,要求你仔细 观察数列的排列规律,然后从四个供选择的选项中选项出你认为最合理的一项,来填补空缺 项。

  例题:1 2 4 8 16 ( )

  A.32 B.24 C.64 D.20

  解答:正确答案是 A,原数列是一个等比数列,公比为 2,故应选 A。 请开始答题:

  1.7,10,16,22, ( )

  A.28 B.32 C.34 D.45

  2.-3, 0, 23, 252, ( )

  A.256 B.484 C.3125 D.3121

  3.0 0 1 4 ( )

  A.10 B.11 C.12 D.13

  4.118 199 226 235 ( )

  A.255 B.253 C.246 D.238

  5.0 3 2 5 4 7 ( )

  A.6 B.7 C.8 D.9

  二.数学运算: 共 10 题,每题 1 分,共 10 分。你可以在草稿纸上运算,要求你充分利用所给条件,寻找解决问题的捷径。 例题:88*87-88*86=?

  A.1 B.2 C.3 D.4

  解答:正确答案为 B。实际上你只要用最后一位运算一下,就会发现最后一位数是 2,只有 B 符合要求。就是说你应当动脑筋想出解题的捷径。 请开始答题:

  6.计算 1991* 199219921992 一 1992* 199119911991 的值是( )

  A.10 B.1 C.0 D.-1

  7.甲每 4 天进城一次,乙每 7 天进城一次,丙每 12 天进城一次,某天三人在城里相遇,那 么三人下次相遇至少需要多少天?

  A. 12 天 B. 28 天 C. 84 天 D. 336 天

  8.有 62 名学生,会击剑的有 11 人,会游泳的有 56 人,两种都不会用的有 4 人,问两种都 会的学生有多少人?

  A.1 人 B。5 人 C、7 人 D. 9 人

  9.有 a , b , c, d 四条直线,依次在 a 线上写 1,在 b 线上写 2,在 c 线上写 3,在 d 线上写 4, 然后在 a 线上写 5,在 b 线,c 线和 d 线上写数字 6, 7, 8……按这样的周期循环下去问数 2005 在哪条线上?

  A.a 线 B。 b 线 C。C 线 D, d 线

  10.一只船沿河顺水而行的航速为 30 千米/小时,已知按同样的航速在该河上顺水航行 3 小 时和逆水航行 5 小时的航程相等,则此船在该河上顺水漂流半小时的航程为;

  A, 1 千米 B, 2 千米 C, 3 千米 D, 6 千米

  11.要在一块边长为 48 米的正方形地里种树苗,已知每横行相距 3 米,每竖列相距 6 米,四角各种一棵树,问一共可种多少棵树苗?

  A, 128 棵 B, 132 棵 C, 153 棵 D, 157 棵

  12.把一根钢管锯成 5 段需要 8 分钟,如果把同样的钢管锯成 20 段需要多少分钟?

  A, 32 分钟 B, 38 分钟 C。40 分钟 D 。152 分钟

  13、甲、乙、丙、丁四人做纸花,已知甲、乙、丙三人平均每人做了 37 朵,乙、丙、丁三 人平均每人做了 39 朵,已知丁做了 41 朵,问甲做了多少朵?

  A.35 朵 B、36 朵 C.37 朵 D.38 朵

  14.甲容器中有浓度为 4%的盐水 150 克,乙容器中有某种浓度的盐水若干,从乙中取出 450克盐水,放入甲中混合成浓度为 8.2%的盐水。问乙容器中盐水的浓度是多少? A.9.6% B.9.8% C.9.9% D.10%

  15.一批木材全部用来加工桌子可以做 30 张,全部用来加工床可以做 15 张。现在加工桌子、 椅子和床各 2 张,恰好用去全部木材的 1/4。剩下的木材全部用来做椅子,还可以做多少张?

  A.40 张 B.30 张 C.25 张 D.5 张

  第二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

  (共 30 题,参考时限 25 分钟)

  本部分包括三种类型的题目:

  一.选词填空:共 10 题,每题 0.8 分,共 8 分。要求你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填空,

  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最准确。

  【例题】天山绵延几千里,无论高山、深谷,无论草原、森林,无论溪流,湖泊,处处有丰 饶的物产,处处有 的美景。

  A.美丽 B.绮丽 C.艳丽 D.绚丽

  【解答】用“绮丽”使句子的意思表达的最连贯、最准确,故正确答案为 B。 请开始答题:

  16.这项工程进展顺利,( )5 月下旬,已完成年施工计划的 65%。

  A.截至 B.截止 C.估计 D.预计

  17,他多次到这一带农村地区( ),研究这里的风土人情。

  A.考查 B.考察 C.检查 D.视察

  18.城管部门要增强城市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切实( )好城市管理工作的重要职责。

  A.管理 B.服务 C.奉行 D.履行

  19.这几项有关职工福利的方案,是全厂职工代表大会( )的,任何人无权随意改动。

  A.核定 B.商定 C.规定 D.审定

  20.一个时期以来,( )繁体字的现象极其严重,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

  A.误用 B.乱用 C.滥用 D.借用

  21.为了增加企业的活力,总经理决定( )一批年轻人。

  A.起用 B.启用 C.利用 D.雇用

  22.参加大会的优秀教师代表,得到党中央领导的亲切( )。

  A.会晤 B.会见 C.见面 D.接见

  23.他事先没有充分研究,( )得出了错误的结论。

  A.以至 B.以致 C.甚至 D.直至

  24.周总理正亲切地注视着我们,目光充满了( )。

  A.关心 B.关注 C.关切 D.关爱

  25.医学界通常认为,人类免疫缺陷性病毒主要是通过男性传播的,而最新的医学研究则表明,这种流行的观点有待( )

  A.修整 B.修订 C.修改 D.修正

  二.语句表达:共 10 题,每题 1 分,共 10 分。要求你从语气、语序,语法结构等方面对有关语句作出判断。 例题: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阅读与理解,是衡量阅读能力好坏的重要标志。

  B.阅读理解与否,是衡量阅读能力好坏的重要标志

  C.阅读是否理解,是衡量阅读能力的重要标志.

  D.阅读能力好坏的标志是理解, 解答:该题的正确答案是 B。

  请开始答题:

  26.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想这应该是不必叙述的,没有谁会想象不出来。

  B.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不足,二是谋略不当。

  C.为了防止煤矿安全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大了对非法小煤窑的打击力度。

  D.神舟六号飞船发射成功,谁能否认中国没有进入国际载人航天技术领域的能力?

  2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科学的发展逼得反科学的人不得不戴上伪科学的面具来反对科学。

  B.经过刻苦努力,期末考试他 6 门功课平均都在 90 分以上。

  C.我们不仅要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而且还要将其运用到具体工作中。

  D.今后,政府要下大力气,减轻农民的不合理负担。

  28.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首个国家级科技创新示范基地终于撩开了神秘面纱。

  B.通过这次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他受到深刻的教育。

  C.这个被评为科技创新先进集体的公司,是由三个街道生产小组合并起来的。

  D.读了这篇文章,能够使广大读者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29.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觉得这个答复,和对问题的调查处理,都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

  B.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本世纪头二十年的目标。

  C.今年 10 月,我国隆重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的到来。

  D.这个问题解决的很好,也存在着几个缺点需要我们努力。

  30.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学习成绩的提高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

  B.媒体的生命力在于能否为读者奉上丰富、新颖,优质的精神食粮。

  C.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构建和谐社会,促经济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

  D.在专业研究、实验方面有优势的单位,有派出讲学人员、接受访问学者、举办训练 班以及对其它协作单位提供帮助的义务。

  31.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现在住房虽然比过去只多了六平方米,但老少三代可以不再挤在一个房间里,自己 也可以有个读书写字的地方了。

  B、如果说他们已慎用正学好了理论,可以在培训班毕业了,不如说他们只学会了搞形象工程的空头理论而已。

  C、人们如果思想道德滑坡,社会风气不好,经济就难以持续发展。

  D、对干这种浪费人才的现象至今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32.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巴金对我的爱好文学和接近文学,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

  B.几年前,电脑“上网”对人们可能是陌生的。

  C.博物馆展出了三千多年前新出土的珍贵文物。

  D.这场春雨断断续续下了十几天,刚插下去的秧苗全都变黄。

  33.下列各句表达明确的一项是:

  A.她因不堪忍受雇主的歧视和侮辱,便投诉媒体,要求媒体帮她伸张正义。

  B.他看见组织部新来的援藏干部很高兴,于是两人亲切地交谈起来。

  C.他在某杂志生活栏目上发表了一篇关于饮食习惯与健康的文章。

  D.这次外出比赛,我一定说服老师和你一起去这样你就不会太紧张。

  34.下列没有歧义的确一句是:

  A.我这不是请你来了嘛。

  B.那个教室我过去看过,没有什么摆设。

  C.连战、宋楚瑜对大陆的访问,对促进两岸关系有重要。

  D.山上的水宝贵,我们把它留给晚上来的人喝。

  35.下列各句表达简洁,没有重复的一项是:

  A.巴控克什米尔地震造成当地人民生灵涂炭。

  B.作者希望这本书能对读者在学习英语句型方面起举一反三的作用。

  C.近 10 年来,长江源头生态破坏的严重情况令人堪忧。

  D.只有把想法付诸于行动,才能最大限度地达到我们的目标。

  三.阅读理解:共 10 题,每题 1.2 分,共 12 分。每道题包含一段短文,短文后面是一个不 完整的陈述,要求从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来完成这一陈述。注意:供选择的答案有时可能是 对短文内容的一个复述,有时则满足了陈述中其它方面的要求,你的选择应与所提要求最相 符合。

  例题: 板块的边界并不就是海陆的边界,大部分板块既有陆地又有海洋。作为板块边界的活动构造 带,有裂谷、俯冲带、碰撞带这三种类型。大洋中绵延数万千米的大洋中脊,中间就是裂谷, 地幔物质从这里流出,形成新的洋底岩石并把两边的板块不断推向两侧,裂谷是洋底的诞生 地。某些陆地上裂谷(如东非裂谷)可能会产生新的海洋。与裂谷相反,位于大洋边缘的海诞 沟是海洋板块的消亡带。洋底岩石圈在这里俯冲到大陆岩石圈之下,并潜入软流圈而消失。 另外,如果边界两边都是陆地,这就成为碰撞带。随着碰撞角度的不同,这里或因挤压而隆 起高山,或因剪切而形成断层,或者兼而有之。 板块构造说是大陆漂移说和海底扩张说的合理引申。大陆的漂移是板块移动的表现之一。板 块运动是地震、火山等事件及岛弧、陆缘山、海沟等地形特征的形成原因。

  ① 大陆漂移是板块移动的表现之一,从全文看,这句话是说( )

  A.板块移动是大陆漂移的动力

  B.板块移动和大陆漂移的本质是相同的

  C。板块移动表现为大陆漂移

  D。板块移动造就了大陆漂移

  ②下列判断与文意相符合的一项是( )

  A.板块运动的形式有三种:碰撞、俯冲和裂谷

  B.板块边界的碰撞或俯冲,和裂谷的情形相反

  C.开明谷位于海洋中或海洋与陆地的交接处

  D.碰撞带和俯冲带位于大洋边缘或陆地之上

  【解答】题①的答案是 D;题②的答案是 B。

  请开始答题 :

  36.一位心理学家在论及人际交往时提出这样的一个公式:7%语言+33%声音+55%表情信 息的全部表达。

  对上面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人际交往中的信息沟通,非语言行为可以代替语言行为。

  B.人际交往中,语言行为和非语言行为的作用是相辅相成的。

  C.人际交往中的信息沟通,绝大部分有赖于非语言的交往

  D.人际交往中,语言的得体,声音的和谐,表情的自然,都适相互作用的。

  37.皮肤美是人体美的一个重要特征。面部皮肤是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健美的面部皮肤可增 添人的资色,反映人体的健康状况与精神面貌。中国大多数人属于黄肤色人种,光洁柔润、 白里透红的颜面,是历来人们所称道、羡慕和追求的。

  关于这段话,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国还有其他的肤色的人种

  B.中国人的肤色是最美丽的。

  C.皮肤美也是衡量人体美的一个标准。

  D.从面部肤色可判断一个人的健康状况。

  根据下文,回答 38——41 题:

  随着淡水供应已达极限,五大洲 50 多个国家或许很快就将因争夺水资源而发生冲突,除非他们就如何分享流经国际边界的兴叹流迅速达成协议。

  目前全球各地都在谈论夺水战争。2001 年 3 月,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说,“对淡水的激 烈争夺很可能成为未来冲突和战争的根源。”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最近一份报告得出的结论 认为,在未来 15 年内,随着各国可利用的水达到极限,国际之间冲突的可能性将增加。

  一些人认为这些警告是杞人忧天,而历史似乎站在他们一边。唯一记录在案的夺水战争于 4500 年前发生在两河流域,即我们如今所知的伊拉克南部地区的两个城邦拉可什和乌 玛之间。相反,从 805 年至 1984 年,各国签署了 3600 个与水有关的条约,其中许多条约在 处理这种至关重要的资源方面显示出极大的创造性。对过去 50 年间 1831 个与水有关的国 际事件的分析表明,这些事件的 2/3 具有合性质。例如,一些国家商定进行科技合作,并签 署了 157 个用水条约。

  然而,另一些人认为,就淡水而言,过去将不是未来的可靠指南。淡水作为一种可再 生但并非无穷的资源,正在变得日益稀缺。即使世界可利用淡水总量几乎与 4500 年前一样 多,全球需求已稳定地增加,仅仅从 1950 年以来,随着世界人口从 25 亿到 60 亿,人均可 再生淡水供应量已下降了 58%,此外,与石油以及其他多数战略资源不同,淡水的大多数 用途是无可替代的。淡水对种植粮食作物、制造商品和保护人的健康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而 且,虽然历史表明,与水有关的合作是一种规范,但并非规律。在过去的 50 年里 1/4 与水 有关的事件是敌对的。尽管这些敌对事件的绝大多数只涉及口头对抗,但是对立国家在 37 次记录在案的事件中不仅仅彼此辱骂,而且开了枪,炸了水坝,或者采取了其他形式的军事行动。

  38.第三段中说,“一些人认为这些警告是杞人忧天”以下不能支持这些人所持见解的一项 是:

  A、伊拉克南部地区的两个城邦之间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夺水战争。

  B、从 805 年至 1984 年,各国签署了 3600 个与水有关的条约。

  C、在处理至关重要的水资源方面许多条约显示出极大的创造性。

  D、过去 50 年间 1831 个与水有关的国际事件 2/3 具有合作性质

  39.以下不能证明第四段中“另一些人”所持观点的一项是:

  A.淡水是一种可再生的资源。 B.淡水的大多数用途无可替代。

  C.与水有关的敌对事件并不鲜见。 D.各国可利用的水已达极限。

  40.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安南的讲话和美国国家情报部门的报告结论都意在指出淡水资源短缺的现状。

  B.认为爆发夺水战争的警告是“杞人忧天”的人目光短浅,幼稚可笑。

  C.“过去不是未来的指南”的意思是:过去不短缺,不等于将来不短缺。

  D.泪冰“无可替代的用途”指种植粮食作物、制造商品和保护人的健康等。

  41.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即使各国就如何分享流经国际边界的河流达成协议,也未必能防止和消除争夺水资 源的冲突发生。

  B.淡水稀缺是由于世界可利用淡水总量减少,而人口增长导致全球需求量增加,从而 使供求比例失调引起的。

  C.历史经验证明,国家之间缔结条约进行合作是解决用水争端、防止发生冲突和战争的有 效途径。

  D.石油资源同样存在短缺的问题,但它可以通过其他能源替代的方式解决。

  根据下文,回答 42——45 题: 公文,以其规范的体式、法定的效力,以其体现意志的团体性和所产生作用的强制性,

  对写作语言的使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公文写作的过程中,人们往往从公文语言的逻辑性、 严密性、准确性上考虑,一般注意区分其与口头语言和书面文学语言的区别。但常常却容易 疏忽模糊语言的运用,或者即便使用了,也是在一种潜意识中使用,而没有真正理解什么是 模糊语言。让我们试从语言概念内涵和外延的模糊性与所反映客观事物的模糊性,从语言概

  念内涵和外延的模糊性与表述需要的模糊性两个相对应上来看模糊语言的实质。模糊语言 是一个语言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中那些在内涵和外延上都有不确定性的语言概念它的最大 特点在于客观事物的模糊和语言本身在内涵、外延上模糊的相对应,形成了表述事物的准确 性。比如:“全国人民奋勇前进”,“全军上下努力完成”等,其中像“前进”的“奋勇”和 修饰“完成”的“努力”,其本身在客体上就是模糊性。

  如果在此把它精确化:全国人民用多快的速度前进,全军上下用多大的力去完成,从 表象上看是精确的,但实际上是模糊的,问题在于语言上的精确所对应的客体是模糊的。同 时有的事物在客体上并不模糊,而为了满足某一种特殊需要在表述上要模糊,这同样是模糊 的相对应,只是客体变成了实际需要。比如:“领导一再强调了这个问题,还是没有引起一 些人的足够重视。”其中像“强调”的“一再”就是一个模糊的概念,而这里强调的频率是 完全可以精确化的,三次,五次,甚至一百次、一万次,然而表述的目的并不是简单地反映

  “强调”的频率,而是要反映“强调”的重要性。这样,“一再”就比其他任何能确指的频 率在表述效果上都更有力。

  语言模糊不是一个语言概念,而是一种语言现象,是一种对客观事物反映含糊不清的 语言现象。其主要的特点是没有形成两种模糊的相对应。一种为客观事物和表述需要是精确 的,而表述语言却是模糊的;一种为客观事物和表述需要是模糊的,而表述语言却是精确的。 比如:“队伍于某日凌晨三点以后在张家口以南集结。”“人到的差不多了,开会吧!”这里的“凌晨三点以后”“张家口以南”和“差不多”都是极其模糊的时间、范围概念,而在这里却是所需要的一个确定的时间和范围概念。这就是客体上和实际表述需要的确定与表述过程的模糊性的相对应。再比如:“这件事发生在大约 10 年前的某一天”。其中,“10 年前”其本身在客体上是模糊的东西,而在表述过程中的“某一天”却把它精确化,这是客体上模糊 和表述过程精确化的相对应。无论是哪一种对应,都是反映客观事物模糊而容易产生歧义的 语言模糊现象。这种模糊现象在公文写作过程绝对要避免的。

  综上所述,模糊语言和语言模糊本质的区别在于是否形成了两种对应,即客观上的模 糊、实际表述需要的( )和表述过程中语言概念的( )相对应;客体上的精确、实际表 述需要的( )和表述过程中语言概念的( )相对应。否则,便是语言模糊。

  42.关于公文“模糊语言”的实质,下列不正确的一项是:

  A.模糊语言是反映客观事物中那些在内涵和外延上都有不确定性的语言概念。

  B.模糊语言是指客观事物摸糊与语言内涵外延模糊相对应,从而表述事物的准确性。

  C.模糊语言是从表象上看是精确的,但实际上是模糊的,即语言上的精确而所对应的客体 是模糊的。

  D.模糊语言是指表述上的模糊,实际上比其他任何确指的频率在表达效果上都更加有力。

  43.下列对“语言模糊”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语言模糊”是一种对客观事物反映含糊不清的语言现象。

  B.“语言模糊”是指客观事物和表达需要是精确的,而表述语言却是模糊的。

  C.“语言模糊”是指客体上和实际表述需要的确定性与表述过程的模糊性相对应。

  D.“语言模糊”是指某些事物在客体上并不模糊,而为了特殊需要在表述上模糊。

  44.最末一段括号处的四个词语,按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A.模糊 模糊 精确 精确 B.精确 精确 模糊 模糊

  C.模糊 精确 模糊 精确 D.精确 模糊 精确 模糊

  45.下列各句中,属于语言模糊的一项是:

  A.近年来,中国指挥家汤沐海在欧洲一些很有影响的音乐节上频繁演出。

  B.海水深度在 200 米的大陆架,蕴藏的石油有 2500 亿吨,占地球已知总储量的三分之一。

  C.我国将于 5 月 12 日到 6 月 10 日由本土向太平洋南纬 7 度零分、东经 171 度 33 分为 中心,半径 70 海里圆形海域内的公海上发射运载火箭。

  D.过去十年中,日本对外投资大幅转向东亚,投资中日元贷款比重加大,在日元长期升值的背景下,这会加重偿债负担。

  第三部分 判断推理

  (共 40 题,参考时限 35 分钟)

  本部分包括四种类型的题目:

  一. 类比推理。共 10 题,每题 0.9 分,共 9 分。类比推理考察的是考生的一种推理能力。 先给考生一对相关的词,然后要求考生在备选答案中找出一对与之在逻辑关系上最为贴 近或相似的词。

  例题:

  义工:职员

  A.球迷:球员 B.学生:老师 C.志愿者:雇员 D.初学者:生手

  解答:正确答案是 C。

  请开始答题:

  46.房子:窗户

  A.鞋:袜子 B.厨房:厕所 C.动物:东北虎 D.汽车:轮胎

  47.枕头:卧具

  A.铅笔:工具 B.地球:宇宙 C.宣纸:文具 D.车厢:火车

  48.医生:病人

  A.园丁:花朵 B.父母:子女 C.青蛙:庄稼 D.啄木鸟:害虫

  49.校长:老师

  A.警察:小偷 B.经理:职员 C.老师:学生 D.医生:护士

  50.播种:收获

  A.撒网:捕鱼 B.贫穷:饥饿 C.春天:秋天 D.生病:住院

  51.轮船:大海

  A.汽车:公路 B.桥梁:河流 C.飞机:机场 D.火车:铁路

  52.大海:海水

  A.空气:氧气 B.河流:河水 C.歌声:音乐 D.土地:庄稼

  53.计算机:电脑

  A.专家:学者 B.博士:研究生 C.老鼠:耗子 D.高兴:快乐

  54.蜜蜂:蜂蜜

  A.蝴蝶:茧蛹 B.母鸡:鸡蛋 C.父亲:孩子 D.农民:粮食

  55.布匹:衣服

  A.窗户:玻璃 B.磅秤:重量 C.木材:桌子 D.音乐家:歌曲

  二、常识判断:共 10 题,每题 0.9 分,共 9 分,要求你依据常识作出判断。请注意,似乎合理的答案可能有多种,你应选择最为合理的一个。 例题:

  尽管我们关于太阳能的研究和议论已经相当多,但今天对太阳能的利用还是非常有限的。其主要原因是:

  A.尚未开发出有效的收集和储存太阳能的系统

  B.难以将阳光有效的聚焦

  C.核能仍然更为有效

  D.太阳能系统尚不安全

  解答:关于太阳能的利用可能很多人都没有系统的知识,但是仔细考察四个选项,你可依据 常识看出 B, C,D 三个理由都过分具体且不应成为不能充分利用太阳能的足够理由,只有 A 选项所说的原因概括性高,更为全面,故正确答案为 A。

  请开始答题:

  56.在百花齐放的季节到花丛中散步,如果我们闭上眼睛可以听到蜜蜂在花间飞来飞去,但 却无法听到蝴蝶的动静,其中的原因在于( )

  A.蜜蜂翅膀振动的频率要高于蝴蝶的频率,而人的听觉有一定的限度,只能够接收到蜜的 频率,却无法感觉到蝴蝶的频率。

  B.蜜蜂口器发出的声音要高于蝴蝶口器所发出的声音,而且蜜蜂是群居性昆虫,彼此之间 交流频繁,所以人能够经常性地听到蜜蜂的声音。

  C.蜜蜂的腹部具有称作“蜂鸣器”的器官,可以以人耳能够察觉的高频发出声波,而蝴蝶 不具备有发声器官,所以人能够听到蜜蜂的声音,而听不到蝴蝶的声音。

  D.蜜蜂在运动时,其腹部坚硬的角质层与其腿部摩擦,借以向同伴传递讯息,所以能发出 声音,而蝴蝶的腹部则非常柔软,且没有发声器官,所以飞行时没有声音。

  57.电能是用途最广泛的能源之一,它属于:

  A.一次能源 B.二次能源 C.可再生能源 D.不可再生能源

  58.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点火升空后最先抛掉的是:

  A.整流罩 B.助推器 C .逃逸塔 D.二级火箭

  59.今年,全球华人都以不同的方式纪念孔子,孔子思想的核心是:

  A.仁 B.义 C.孝 D.信

  60.炎热的夏天,打开电扇会使人感到凉快,其主要原因是:

  A.电扇有制冷作用

  B.空汽流通后室内温度降低

  C.汗水蒸发能降低皮肤的温度

  D.汗水在空气中流通中迅速蒸发,带走皮肤的热量。

  61.肝脏是人体重要的器官,下列不属于肝脏功能的是:

  A.消化功能 B.排泄功能. C.解毒功能 D.储存能量

  62.下列城市属于我国经济特区的是:

  A.上海 B.香港 C.台北 D.汕头

  63.我国的植树节是每年的:

  A.3 月 6 日 B.3 月 12 日 C.3 月 15 日 D.4 月 16 日

  64.纳米技术中的“纳米”是一种长度单位,一纳米相当于:

  A.十亿分之一米 B.一亿分之一米 C.一千万分之一米 D.一百万分之一米

  65.我国最大的平原是: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西北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三.图形推理:共 10 题,每题 1 分,共 10 分。每道题包含问题图形和可供选择的 4 个图形。 问题图形具有一定的规律,也存在某种差异。要求你从四个选项中选择你认为最适合取代问号的一个。你要从中找出其变化的规律,并把这种规律正确地运用到解题过程中,或者依据 图形变化的规律进行选择。

  【例题】

  【解答】最左边的图形中直线是向上直立的,其后的图形中的直线逐渐向右倒下,第五个图中的直线应该恰好倒下。因此,正确的答案是 D。 请开始答题: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四、演绎推理:共 10 题,每题 1 分,共 12 分。每题给出一段陈述,这段陈述被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要求你根据这段陈述,选出一个答案。注意,正确的答案应与所给的陈述相符合,不需要任何附加说明即可以从陈述中直接推出。

  【例题】彭平是一个计算机编程专家,姚欣是一位数学家。其实,所有的计算机编程专家都 是数学家。我们知道,今天国内大多数综合性大学学都在培养着计算机编程专家。据此,我 们可以推出( )

  A. 彭平是由综性大学所培养的

  B. 大多数计算机编程专家是由综合性大学所培养的

  C. 姚欣并不是毕业于综合性大学

  D. 有些教学家是计算机编程专家

  【解答】观察 A、B、C、D、四个选项,似乎都有一定道理。只有结论 D 是由陈述“所有的 计算机编程专家都是教学家”直接推出来的,是不需要附加任何假设和补充而得出的结论, 因此,D 是正确答案。

  请开始答题:

  76.有人说,彻底的无私包含两个含义:第一,无条件地实行为他人服务;第二,拒绝任何 他人的服务。

  下述哪项是上述观点的逻辑推论:

  A.没有人是彻底无私的。

  B.不可能所有的人都彻底无私。

  C.如果有人接受了他人的服务,那么一定存在彻底无私的人。

  D.如果有人拒绝了他人的服务,那么一定存在彻底无私的人。

  77.一位教师表达了她对电子游戏给中小学生带来的危害焦虑之情。她认为电子游戏就像一 头怪兽,贪婪、无情地剥夺了中小学生的学习和与社会交流的时间。 以下哪项不能成为支持以上观点的理由?

  A.中小学生玩电子游戏上课时无精打采。

  B.中小学生玩电子游戏不愿与家长交谈。

  C.中小学生玩电子游戏花费了家里的资金。

  D.中小学生玩电子游戏作业错误明显增多。

  78.青少年如果连续看书时间过长,眼睛近视几乎是不可避免的。菁华中学的学生个个努力 学习。尽管大家都懂得要保护目眼睛,但大多数学生每天看书时间都超过 10 小时,这不可 避免地导致连续看书时间过长。其余的学生每天看书也有 8 小时。班主任老师表扬的都是每 天看书时间超过 10 小时的学生。

  以上叙述如果为真,最能得出以下哪项结论?

  A.菁华中学的学生中没有一个学生的视力正常,大家都戴近视镜。

  B.每天看书时间不超过 10 小时的学生学习不太用功。

  C.菁华中学的学生中近视眼的比例大于其他学校。

  D.得到班主任老师表扬的学生大部分是近视眼。

  79.甲、乙、丙、丁四人在一起议论本班同学申请银行助学贷款的情况。 甲:“我班所有的同学都已申请了贷款。” 乙:“如果班长申请了贷款,那么学习委员就没有申请。” 丙:“班长申请了贷款。”

  丁:“我班有人没有申请贷款。” 已知四人中只有一个人说假话,则可推出以下哪项结论?

  A.甲说假话,学习委员没申请。

  B.乙说假话,班长没申请

  C.丙说假话,学习委员没申请。

  D.丁说假话,学习委员申请了。

  80.HighTower 是一家占用几栋办公楼的公司,它正在考虑在它所有的建筑内都安装节能灯泡,这种新灯泡与目前正在使用的传统灯泡发出同样多的光,而所需的电量仅是传统灯泡的 一半。这种新灯泡的寿命也大大加长,因此通过在旧灯泡坏掉的时候换上这种新灯泡,H ighTower 公司可以大大地降低其总体照明成本。 下列哪一项,如果正确,最能支持上面论述?

  A.如果广泛地采用这种灯泡,这是非常可能的,那么新灯泡的产量就会大大增加,从而使其价格与那些传统灯泡相当。

  B.HighTower 最近签订了一份合同,要再占用一栋小办公楼。

  C.HighiTower 发起了一项运动,鼓励其员工每次在离开房间时关灯。

  D.生产这种新灯泡的公司对灯泡中使用的新技术取得了专利,因此它享有生产新灯泡的独 家权利。

  81.针对当时建筑施工中工伤事故频发的严峻形势,国家有关部门颁发了《建筑业安全生产 实施细则》。但是,在《细则》颁布实施两年间,覆盖全国的统计显示,在建筑施工中伤亡 职工的数量每年仍有增加,这说明,《细则》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实施。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

  A.在《细则》颁布后的两年中,施工中的建筑项目的数量有了很大的增长。

  B.在《细则》颁布后的两年中,在建筑业施工的职工数量有了很大的增长。

  C.上述统计结果中,有事故中死亡职工的数量较《细则》颁布前有所下降。

  D.《细则》实施后,对工伤职工的补偿和抚恤金的标准较前有所提高。

  82.北京不适宜发展私人汽车,因为北京城市人口密度太大,交通设施落后,停车泊位过少,城市的道路容量也有限,现在的车流量已使城市交通不堪重负,如果再大力发展私人汽车,势必造成难以解决的社会问题。

  下列哪项如果为真,将最有力地削弱以上结论?

  A.随着经济的发展,无论从个人的经济能力还是从国家的经济实力看,我国都具备了发展 私人汽车工业的条件。

  B.日本东京的人口密度和总量不亚于北京市,它也曾经存在过交通设施滞后的问题,但它 现在是世界上拥有私人汽车最多的城市之一,并没有出现难以解决的社会问题。

  C.各国的经验表明,在发展车和路的关系上,都是车的发展促进了路的发展。促进城市道 路建设的动力之一就是发展私人汽车。

  D.衣、食、住、行是人的物质生活的四大要素,没有任何理由不让普通老百姓也享受私人汽车的便利,特别是当他们拥有相应的经济能力之后。

  83.所有切实关心教员福利的校长,都被证明是管理得法的校长;而切实关心教员福利的校长,都首先把注意力放在解决中青年教员的住房上。因比,那些不首先把注意力放在解决中 青年教员住房上的校长,都不是管理得法的校长。

  为使上述论证成立,以下哪项必须为真?

  A.中青年教员的住房问题,是教员福利中最为突出的问题。

  B.所有管理得法的校长,都是关心教员福利的校长。

  C.中青年教员的比例,近年来普遍有了大的增长。

  D.所有首先把注意力放在解决中青年教员住房上的校长,都是管理得法的校长。

  84.某煤矿发生了一起严重的安全事故。关于事故原因,甲、乙、丙、丁四位负责人有如下断定: 甲:如果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是设备故障,那么肯定有人违反操作规程。 乙:确实有人违反操作规程,但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不是设备故障。 丙: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确实是设备故障,但并没有人违反操作。 丁: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是设备故障。 如果上述断定中只有一个人的断定为真,则以下断定哪一项为真?

  A.甲的断定为真,有人违反了操作规程。

  B.甲的断定为真,但没有人违反操作规程。

  C.乙的断定为真。

  D.丙的断定为真。

  85.近来,某品牌洗衣粉的销量有明显的增长,同时,该品牌用于广告的费用也同样明显增 长。业内人士认为,该品处于洗衣粉销量的增长,得益于广告的促销作用。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

  A.注意到该品牌洗衣粉广告的人中,很少有人购买它。

  B.该品牌洗衣粉的购买者中,很少有人注意该品牌的广告。

  C.该品牌洗衣粉的广告费用,并不多于其它品牌洗衣粉。

  D.消协收到的对该品牌洗衣粉的投诉,多于其它品牌洗衣粉。

  第四部分 资料分析

  (共 15 题,参考时限 15 分钟)

  针对下列文字、表或图回答问题。你应根据资料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计算、处理。 共 15 题,每题 1 分,共 15 分。

  【例题】 根据下表,回答①~②题

  博物馆四个入口处自动计数器的读数

  ①从早上 7: 00 到 11:00 通过入口 l 进入博物馆的参观人数是( )

  A. 580 B.94 C.1374 D.1594

  ②在早上 7: OD 至 8:00 之间,通过人数最多的入口是( )

  A. 1 B. 2 C. 3 D.4

  【解答】题①应为 8485 -7111=1374,答案是 C;

  题②比较两数之间的差,差值最大的是入口 1 的两个数,故答案是 A

  根据下列文字,回答 86~90 题:

  《2005 中国人才报告》指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有企业职工人数和人才 总量自 90 年代末以来持续下降。1996 年,我国国有单位职工总数〔包括公务员)为 10949 万人,到 2001 年,仅为 7409 万人,平均每年减少 5%以上。到 2003 年底,我国专业技术 人才(含非国有单位)总量为 3268.7 万人。在国有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一、二、三产业分 别有 135.7 万人、444 万人和 2194.8 万人;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占国有单位专业技术人员 总量的 68.8%,企业专业技术人员 31.2%。聘任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2026 万人,占总数的 7.7%; 聘任中级专业技术职务 925.9 万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 33.4%;聘任初级专业技术职务1475.3 万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 53.2%。

  2002 年,一、二、三产业产值比例分别是 15.3%、50.4%、34.3%;从就业人员看,一、二、三产业就业人员的比例分别是 50% , 21%和 29%。

  86.2001 年国有单位职工总数比 1996 年减少了多少?

  A.3540 人 B.5% C.32.3% D.47.8%

  87.2003 年,国有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约有多少人?

  A.2774.5 万人 B.1908.9 万人 C.2194.8 万人 D.3268.7 万人

  88.2003 年,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约有多少人?

  A.2774.5 万人 B.1908.9 万人 C.925.9 万人 D.865.6 万人

  89.2003 年,非国有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占专业技术人员总量的百分比是多少?

  A.84.1% B.33.4% C.31.2% D.15.1%

  90.根据上述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第三产业的专业技术人才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明显低于在其它产业的人才贡献率。

  B.一、二、三产业的专业技术人才分布与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和发展制造业大国的目标相适应。

  C.国有企业职工人数和人才总量自 90 年代末以来持续下降,符合我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D.人才向第三产业过度集中。

  根据下表回答 91-95 题

  91.2003 年,广东第三产业占 GDP 比重比 2002 年增长了几个百分点?

  A.40.6 B.39.3 C.2.2 D.-2.2

  92.1991——2003 年,浙江第三产业年均增速是: A.12.5% B.14.7% C.13.7% D.14.5%

  93.从 1990 年至 2003 年,浙江第三产业占 GDP 比重上升了几个百分点? A.2.6 B.7.1 C.13.7 D.39.7

  94.根据上表,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1979——1990 年,广东第三产业年均增速比浙江高 3.4 个百分点。

  B.从 1990 年至 2003 年,江苏第三产业占 GDP 比重升幅为 36.6 个百分点。 C.到 2003 年时,广东第三产业占 GDP 比重已被江苏超过 1.3 个百分点。 D.从 1990 年至 2003 年,广东第三产业占 GDP 比重一直居全国首位。

  95.根据上表,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1979-2003 年,广东第三产业年均增速落后于江苏。

  B.广东第三产业的增速在进入 90 年代后明显加快。

  C.从 1978 年至 2003 年,浙江第三产业占 GDP 比重增长率高于广东和江苏。

  D.改革开放以来,广东,江苏、浙江第三产业都得到迅速发展。

  根据下图回答 96-100 题:

  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情况 单位:万人,%

  96.根据上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996 年至 2004 年,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逐年上升。

  B.1996 年至 2004 年,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年增长率逐年提高。 C.1996 年至 2004 年,参与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人数最高的年份是 2004 年。 D.1996 年至 2004 年,参与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人数最高的年份是 2003 年。

  97.1997 年参与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比 1996 年提高了几个百分点? A.84.9 B.87.9 C.3.5 D.3

  98.根据上图,1996 年至 2004 年,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人数年增长率最高的年份是哪一年? A.1998 年 B.2000 年 C.2001 年 D.2003 年

  99.2000 年参与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人数的年增长率比 1999 年提高了几个百分点?

  A.51.4 B.44.4 C.9 D.7

  100.根据上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参与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不断上升,说明贫困人口有不断上升的趋势。 B.1996 年与 2004 年间,参与最低生活保障人数的年均增长率约为 50.2%。 C.2001 年,参与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突破 1000

  D.2004 年参与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年增长率比 2003 年下降了 10.7 个百分点。

  2005年下半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一部分 数量关系

  1.A【解析】该数列的规律为:10=7+3×1;16=7+3×3;22=7+3×5。由此可知,未知项为:7+3×7=28。故选A。

  2.D【解析】该数列的规律为:-3=11-4;0=22-4;23=33-4;252=44-4;由此可知,未知项为:55-4=3121。故选D。

  3.D【解析】该数列的规律为:1=0×0+12;4=0×1+22;因此,未知项为:1×4+32=13。故选D。

  4.D【解析】该数列的规律为:199=118+34;226=199+33;235=226+32,因此,未知项为:235+32=238。故选D。

  5.A【解析】此数列为隔项数列,奇数项为:0、2、4,偶数项为:3、5、7,两个新数列均是以2为公差的等差数列,因此,未知项是奇数项应为6,故选A。

  6.C【解析】算式可变形为:(1992-1)×199219921992-1992×199119911991

  =1992×(199219921992-199119911991)-199219921992

  =1992×1000110001-199219921992

  =0。故选C。

  7.C【解析】此题的关键点就是求4、7、12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这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为84,故选C。

  8.D【解析】此题简单,直接可列式求结果,即56+11-(62-4)=9人。故选D。

  9.A【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就是掌握:排在d直线上的数字为4的倍数,而2005÷4=501……1,因此可知2005在a线上,故选A。

  10.C【解析】此题关键要求出水流速度,由题干可知顺流半小时航程为:30-30×35×12×12=3千米。故选C。

  11.C【解析】在这块正方形地里要种48÷3+1=17列树,种48÷6+1=9行树,因此共种17×9=153棵树。故选C。

  12.B【解析】解此题的关键就是要明白锯成5段只需锯4次,而锯20段则只需锯19次,因此需要8÷4×19=38分钟。故选B。

  13.A【解析】由甲、乙、丙平均做37朵,而乙、丙、丁平均做39朵,可知丁比甲多做(39-37)×3=6朵,因此甲做了41-6=35朵。故选A。

  14.A【解析】直接列式求解:[(150+450)×8.2%-150×4%]÷450×100%=9.6%。故选A。

  15.B【解析】由题干可知:一张桌子用木材130,一张床用木材115。由此可知一把椅子用木材14-130+115×2÷2=140,因此剩下木材可做34÷140=30把椅子,故选B。

  第二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

  16.A【解析】通过“已完成”便可排除C、D。“截止”是指到一定期限停止,“截至”是指截止到某个时候,题干意思明显是截止到某个时候。故选A。

  17.B【解析】“检查”、“视察”与句意不符,体现不出“研究”的意义,先排除;“考查”是指用一定的标准来检查衡量(行为、活动);考察是指实地观察调查。通过题干可知,他只有实地观察调查这一带农村地区,才能研究这里的风土人情。故选B。

  18.D【解析】凭借语感便可轻松解答此题,在四个选项中,职责只能与履行搭配。故选D。

  19.D【解析】工厂的职工代表大会对有关职工福利的方案享有审查决定权,故选D。

  20.C【解析】A、B、D三项的意思都包含在C项里面,因此用“滥用”最能反映现象的严重性。故选C。

  21.A【解析】C项先排除,感情色彩不对。“启用”意为开始使用;“起用”意为提拔使用;“雇用”意为出钱让人为自己做事,而题干意思明显是提拔使用年轻人,故选A。

  22.D【解析】领导与参加大会的代表见面应用“接见”妥当,这是固定用法。“接见”的意思是跟来的人见面(多用于主人接待客人或上级会见下属)。故选D。

  23.B【解析】题干要在括号内填入一个连词使前后句能自然链接,题干前后两个句子的关系是,前句是引起后句结果的原因,具有这个衔接功能的只能是“以致”,故选B。

  24.D【解析】对人民老百姓,总理的目光总是充满关爱,这是一种固定用语,故选D。

  25.D【解析】“修整”意为修理、整治;“修订”意为修改、订正;“修改”意为改正文章,计划等里面的错误、缺点;“修正”意为修改使正确,由此分析可知D项符合题干所要表达的“对观点修改并使之正确”之意。故选D。

  26.A【解析】B、C、D犯同一错误,即否定错误;B项中,缺乏的是勇气和谋略,而非勇气不足、谋略不当;C项中,防止的是事故发生,而非事故不发生;同理D项也是错误的;一定要清楚双重否定表示肯定。故选A。

  27.C【解析】反科学的人应该是戴着科学的面具反对科学,A项错误;“平均”与“都在……以上”矛盾,删去“都”,B项错误;既然是“负担”那就是不合理,D项语句重复,也错;故选C。

  28.B【解析】A项介词用法不准确,应当把“在”删去;C项表述有歧义,是“三个街道的生产小组”,还是“三个同一街道的生产小组”,表意不明;D项缺主语,应当把“读了”删去,故选B。

  29.B【解析】A项主谓搭配不当,应该把“是”改为“表现出”;C项前后时间表达不一致,应当把“的到来”删去;D项表达前后矛盾,“缺点”是要克服的,而非“努力”;故选B。

  30.D【解析】A、B、C三项的共同错误是原因和结果的一面与两面的对应错误。成绩的提高取决于努力;生命力在于能为读者奉上……;只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具有重大意义。故选D。

  31.A【解析】B项关联词对应错误,应该是“与其……不如……”;C项的主语混乱,该句话主语应该是经济;D项缺主语,应删除“对于”一词。故选A。

  32.D【解析】A项语序不当,应该先接近文学后爱好文学;B项是主宾位置颠倒,应该是人们对电脑“上网”陌生;C项语序不当,应当是“新出土的三千多年前的珍贵文物”。故选D。

  33.C【解析】A项中“便投诉媒体”意思表述不清,既可理解为向媒体投诉,也可理解为媒体是被投诉的对象;B项“高兴”的主语不明;D项中到底是谁和“你”去不明,可以理解为我,也可以理解为老师;故选C。

  34.C【解析】A项到底是我来了还是你来了;B项到底是我以前看过,还是我去现场看过;D项可理解为留给夜里来的人喝,也可理解为留给迟一会儿上来的人喝。A、B、D都有歧义,故选C。

  35.B【解析】A项“人民”一词多余,删除;C项“严重”一词多余,删除;D项“于”多余,删除;故选B。

  36.C【解析】题干中三个百分数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言语”,一类是“非言语”,二者比例相差悬殊,正是这悬殊的两类相加得出了“信息的全部表达”,可见信息表达主要靠非言语因素。A项“代替”一句把比例悬殊当成二者一致,B项和D项都是把比例悬殊当成“匀称”来表达了。故选C。

  37.B【解析】由“中国大多数人属于黄肤色人种”可推出A项说法正确;由“皮肤美是人体美的一个重要特征”可推出C项说法正确;由“健美的面部皮肤可增添人的姿色,反映人体的健康状况与精神面貌”可推出D项说法正确;而B项说法无法从题干中找出依据。故选B。

  38.A【解析】阅读第三段的前两句话可知,伊拉克历史上的这次战争在文章中是作为对“认为这些警告是杞人忧天”的那些人的观点的一种反证,因此他不能支持这些人所持的见解。故选A。

  39.D【解析】第四段只谈到“淡水作为一种可再生但并非无穷的资源,正在变得日益稀缺”,由此无法得出“各国可利用的水已达极限”这一结论。故选D。

  40.D【解析】仔细理解文章第二段可知,安南的讲话和美国国家情报部门的报告结论都意在指出夺水战争的可能性,而非淡水资源短缺的情况,因此A项不正确。题干认为对爆发夺水战争的警告是有一定道理的,并不是幼稚可笑的,B项错误。“过去不是未来的指南”是指过去不发生战争,不等于将来不发生战争,C项说法也错误。故选D。

  41.B【解析】由第四段“与水有关的合作是一种规范,但并非规律”,可推知A项正确;根据文章第三段可以推出C项正确;D项可以由第四段“此外,与石油……无可替代的”一句推知;B项的说法在文中找不到依据,故选B。

  42.C【解析】模糊语言是一个语言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中那些在内涵和外延上都有不确定性的语言概念。它的最大特点在于客观事物的模糊和语言本身在内涵、外延上模糊的相对应,形成了表述事物的准确性。A、B、D都是这一概念实质的反映。C项说法有误,应当是从表象上看是模糊的,而实际上是精确的。故选C。

  43.D【解析】语言模糊不是一个语言概念,而是一种语言现象,是一种对客观事物反映含糊不清的语言现象。其主要特点是没有形成两种模糊的相对应。一种为客观事物和表述需要是精确的,而表述的语言却是模糊的,一种为客观事物和表述需要是模糊的,而表述语言却是精确的。D项解释的不是“语言模糊”,而是“模糊语言”。故选D。

  44.A【解析】充分理解文章前面有关“模糊语言”和“语言模糊”的论述,仔细分析二者实质的区别所在,再借助语感解答此题就简单了,本题应选A。

  45.B【解析】“200米”,“2500亿吨”、“三分之一”这些数字都看似精确,这恰好是“客观事物和表述需要是模糊的,而表述的语言都是精确的”这一情况,因此其属于语言模糊现象。故选B。

  第三部分 判断推理

  46.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窗户是房子的一部分,轮胎也是汽车的一部分。故选D。

  47.C【解析】本题考查种属关系。枕头属于卧具,宣纸属于文具。故选C。

  48.A【解析】病人是医生的服务对象,花朵也是园丁的服务对象。故选A。

  49.B【解析】校长是老师的领导,经理也是职员的领导,故选B。

  50.A【解析】本题考查前提与结果的关系。播种是收获的前提,撒网也是捕鱼的前提。故选A。

  51.B【解析】轮船的目的是穿越大海,桥梁的目的是跨过河流,故选B。

  52.B【解析】海水是大海的主要组成部分,河水也是河流的主要组成部分。故选B。

  53.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同一事物的不同称谓,C项符合要求。故选C。

  54.D【解析】蜂蜜是蜜蜂的劳动成果,粮食也是农民的劳动成果。故选D。

  55.C【解析】本题考查制作材料与物品的关系。衣服由布匹制成,桌子由木材制成。故选C。

  56.A【解析】能听见蜜蜂的动静而无法听到蝴蝶的动静是因为蜜蜂翅膀振动的频率为300~400Hz,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之内;而蝴蝶翅膀振动的频率仅5~6Hz,属于次声波,低于人的听觉所能觉察的最小频率,所以能听到蜜蜂飞行时发出的声音,却无法感觉到蝴蝶的翅膀振动时发出的声音。故选A。

  57.B【解析】电能是二次能源中用途最广,使用最方便、最清洁的一种,它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着特殊的作用。故选B。

  58.C【解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点火升空后较先抛掉的是逃逸塔。故选C。

  59.A【解析】孔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其思想的核心是“仁”。故选A。

  60.D【解析】炎热的夏天,打开电扇会使人感到凉快的原因是汗水在空气流通中迅速蒸发,带走皮肤的热量。故选D。

  61.D【解析】人的肝脏具有消化、排泄和解毒等功能,但不具有储存能量的功能。故选D。

  62.D【解析】我国分别在厦门、深圳、珠海、汕头和海南设立了五个经济特区。故选D。

  63.B【解析】每年的3月12日是我国的植树节。故选B。

  64.A【解析】“纳米”是一种长度单位,1纳米相当于一百万分之一毫米,即十亿分之一米。故选A。

  65.A【解析】我国最大的平原是东北平原,主要包括辽河平原、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面积约为35万平方公里。故选A。

  66.A【解析】提示框里的图形是按顺时针方向依次旋转90度,问题框中第二个图形也是第一个图形顺时针旋转90度所得,照此规律,第三个图形也应是第二个图形顺时针旋转90度所得。故选A。

  67.B【解析】本题的规律为:每个图形最少均需三笔才能完成。故选B。

  68.C【解析】提示框中三个图形都是一笔画成,问题框中前两个图形也可以一笔画成,依此规律,故选C。

  69.C【解析】提示框中图形都是三画构成,问题框中前两个图形是由四画构成。按问题框图形规律,其第三个图形也应由四画构成。故选C。

  70.B【解析】提示框中图形的规律是第一个图形和第三个图形他们小图形的数量和等于第二个图形中小图形的数量。问题框中的图形也应遵循此规律。故选B。

  71.A【解析】该组图形的规律为:提示框中三个图形有三种不同的叠加规则,而问题框中的前两个图形的叠加规则对应提示框中的第二和第三个图形,因此问号处的图形应当对应第一个图形,符合叠加规律的只有A项。故选A。

  72.D【解析】提示框中三个图形的变化规律是第一个图形加上第二个图形留下不同的减去相同的,从而得到第三个图形。依此规律推断问题框中的第三个图形应为D项图形。故选D。

  73.C【解析】提示框中图形的规律是空白圆圈每次逆时针方向前进两个象限,中间有叉的圆也是顺次逆时针前进两个象限,而中间有一横线的圆圈则是顺次逆时针前进一个象限。问题框中前两个图形的变化规律是中间有横线的小圆和空白小圆依次逆时针前进两个象限,而中间有叉的圆则前进一个象限,依此规律,本题应选C。

  74.D【解析】提示框中三个图形的变化规律是每个图形的左右两部分分别自上往下和自下往上的移动。问题框中一组图形也遵循此规律。故选D。

  75.D【解析】提示框中一组图形的每个图形中的小线段总数是相等的,依此规律,问题框中的每个图形的线段数也应相等,为6段。故选D。

  76.B【解析】彻底无私的条件有两个:一是无条件为他人服务,二是拒绝任何他人的服务。由此可知,如果要有部分人彻底无私,那么就必然会有部分人不是彻底无私,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所有的人都不是彻底无私。故选B。

  77.C【解析】老师的观点认为,电子游戏剥夺了中小学生学习和与社会交流的时间。C项的花费家里资金不属学习和社会交流范畴。故选C。

  78.D【解析】此题相对简单,了解题干后就能发现A、B、C项都犯了过于绝对化的错误,都应排除。故选D。

  79.A【解析】此题相对简单。阅读四个人说的话之后,再看题干给出的条件是只有一人说假话,马上就应该知道说假话的人一定在甲、丁之间,则乙、丙的话为真,则甲说假话。故选A。

  80.A【解析】题干论述的是因为新灯泡能发同样的光,而所需电量比原灯泡少,且寿命长,所以该公司使用此种灯泡可降低照明成本。显然题干论述少了一条件,即新灯泡的价格。A项正好满足这一条件,弥补题干论述的缺陷。故选A。

  81.B【解析】衡量《细则》是否有效的标准,不是伤亡职工绝对数量的增减,而是伤亡职工比例的增减。B项说明虽然在这两年中,在建筑施工中伤亡职工的数量每年仍有增加,但其在所有建筑业职工中的比例下降了,这说明《细则》的实施取得了成效,这就削弱了题干的结论。故选B。

  82, .C【解析】题干的观点是若大力发展私人汽车就会造成难以解决的社会问题,而C项正是从相反的方向说明汽车的发展会促进路的发展,有力地削弱了题干的观点,故选C。

  83.B【解析】题干只断定所有关心教员福利的校长,都是管理得法的校长,由此推不出:所有管理得法的校长,都是关心教员福利的校长。为使题干的论证成立,B项必须为真,否则若有校长管理得法,但是却不关心教员福利,那么,他可能不首先把注意力放在解决中青年教员的住房上,这样,题干的结论就不成立了。故选B。

  84.D【解析】解答此题可用排除法。假如甲断定为真,则丁断定不必然为假,这就不符合题干要求,依此规律也可排除B、C。故选D。

  85.B【解析】题干结论是该品牌洗衣粉销量的增长,得益于广告促销。而要削弱这一结论,就是要说明销量增长并非得益于广告促销,B项最能达到这一目的。故选B。

  第四部分 资料分析

  86.C【解析】1996年职工总数为10949万人、2001年为7409万人,由此可列式得(10949-7409)÷10949×100%≈32.3%。故选C。

  87.A【解析】把一、二、三产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数相加就可得出结果,即:135.7+444+2194.8=2774.5万人。故选A。

  88.B【解析】利用87题计算结果求解,即2774.5×68.8%≈1908.9万人。故选B。

  89.D【解析】借助87题计算结果求解:即(3268.7-2774.5)÷3268.7×100%≈15.1%。故选D。

  90.B【解析】第三产业专业技术人才比例最大,这无法说明“与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和发展制造业大国的目标相适应”。故选B。

  91.D【解析】代入数字直接求解:即38.4-40.6=-2.2。故选D。

  92.B【解析】此题直接从表格中找答案。本题选B。

  93.C【解析】1990年比重为26%,2003年比重为39.7%,因此,39.7%-26%=13.7%。故选C。

  94.A【解析】此类题只能依次验证每一个选项说法正误。先看A项的情况,15.9%-12.5%=3.4%,因此A项说法正确,到此就可不必再去验证B、C、D三项了。故选A。

  95.B【解析】在1979~1990年期间广东第三产业增速为15.9%,而1991~2003年期间则为12.5%。也即90年代后广东第三产业增速放慢,故选B。

  96.D【解析】9年中只有2004年的增长率为负值,因此人数最高的年份是2003年。故选D。

  97.C【解析】1997年参与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比1996年提高了(87.9-84.9)÷84.9×100%≈3.5%,故选C。

  98.C【解析】根据上图可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人数年增长率最高的年份是2001年,增长率接近200%,故选C。

  99.D【解析】2000年参与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人数的年增长率比1999年提高了(402.6-265.9)÷265.9×100%-(265.9-184.1)÷184.1×100%≈7%,故选D。

  100.A【解析】不能通过参与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上升,而得出贫困人口不断上升的结论,这只能反映人们的保障意识在加强。故选A。

展开全文

公务员万题库

更多
行测
行测
已有8112933人做题
下载
申论
申论
已有421104人做题
下载

公务员章节课

全部科目
评论(0条) 发表
Copyright © 2004-
考试吧(m.566.com)北京美满明天科技有限公司
社会统一信用代码:91110108MA01WU311X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