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组织类题目往往是学生非常熟悉,但是又很难把握的题型,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对此有很多的困惑。因为,一方面他们接触过很多类似的实践锻炼,另一方面,往往陷于流水账或者凌乱组织的“泥潭”。
我们先看看几道题目:
1、单位请你组织一场晚会,你如何安排?
2、领导让你负责组织一场离退休老干部晚会,你如何组织?
3、由于南方遭遇罕见的雪灾,省局打算为受灾人民举办一场义演,并且在义演的当场,全省相关单位各部门都要为灾区人民捐款,如果领导将这次筹备义演的工作交给你,你有何打算和想法?
第一步,我们简单分析一下这三个题目。很显然,只是因为对象的不同,如第2题中多了一个老干部这个对象,意味着我们在选择组织方式和其他的因素时必须要考虑到老干部这一特殊的群体的不同需求;如第3 题表面上看是组织一次义演,但是我们仔细分析,义演实质上也是晚会,只是注意现场的气氛和采取的形式不同就可以了。
因此,我感觉对于普通类的组织计划类题目,一定要有一个准确的审题。例如,针对计划组织类题目,在审题时,我们第一步先要确定题目要我们具体做的一个事情,是筹办晚会?还是进行调研?还是组织培训?或是安排接待?这些一般情况下我们通过看题目和听清题目就能知道。其次要搞清具体的操作过程和一些关键信息,如上真题的对象关键信息就是很好的例子,如果是给我们题本,相对来说就简单一些,如果是考官读题目,则这些信息需要通过我们简单记录题目进行把握。
但是,掌握了这些还远远不够,因为一般的考生都能做到这两点。这就需要我们必须有所突破。
那么很多考生困惑,我们的突破点选择在哪里?这就涉及到在具体回答题目的过程,我们必须在思路和语言上采取一个既有层次感的思路,又不缺少核心要素的答题框架予以应对。
在此后作为主讲授课的实践中,我发现在计划组织类里边,针对学生的困惑,对于如何完整的进行一个计划活动,我细细思考,并请学生一起进行感受,总结出一个答题思路,学生反应不错。特整理出来,以供分享和大家参考。
答题框架
帽子环节:意义先行,锻炼紧跟,在此不一一赘述。
首先,活动前期计划环节:按照计划的大体思路,人、财、物、时 地。学生反映不好整理和记忆。我将其总结为:第一步,相关人员安排。然后就是具体阐述所需要的人员和针对的人员等等;第二步,时间地点选择。主要是根据不同的计划组织分类进行合理选择和重点侧重;第三步,必要物品准备。针对不同方式的计划进行必要的准备,但是必不可少的一定要突出;第四步,经费预算拟定。其中总结一句,上述计划形成草案,请老同志或有经验的同志提出意见意见建议,并报领导修改或者批准等。
其次,活动实施过程中环节:我总结为分三点:一、做好后勤服务工作;二、预防出现意外事件;三、监督检查,严格按照计划开展活动等。
最后,活动结束后总结环节:活动的总结主要是报告等;个人总结就是收获。
因此,总结出了就是:
帽子+首先(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实施(一,二,三)+总结。
这样学生基本上就不会忘记核心的要素了,而且还容易记忆和体现层次感,当然在具体的回答过程中,还需要我们学生针对此加以训练,在逐步的适应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特殊个性化语言,否则就是陷入了模板化的误区!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实现“模”而不“板”的层次。
以上只是我的一些浅显之见,在具体的教学中进行逐步完善,争取给广大学生更多的直接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