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吧

公务员

考试吧>公 务 员>行政能力>言语理解与表达>正文
公务员考试行测专项突破:言语理解篇章阅读诀窍
华图 2010-04-13 22:43:41 评论(0)条

  前言:2010年4月25日,湖南江苏云南海南重庆宁夏辽宁内蒙古山东陕西天津西藏广西重考,一共十三个省市区公务员考试将同时举行,其招考规模及影响范围都已远远超出国家公务员考试。

  今天为考生分析的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言语理解与表达模块的片段阅读部分。而在即将进行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试中,言语理解与表达中的篇章阅读这种题在公务员考试中出现率是较高的,也是考生认为比较头疼的题型之一,篇章阅读之所以难就是因为考生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阅读大量的信息文字,同时进行准确的题目判断。

  但是国家公务员考试出题的策略出现了转变,一向倍受青睐的篇章阅读逐渐过渡到了片段阅读,或许有些人认为篇章阅读已经没有课复习的价值了,但是这种观点是有失偏颇的。因为篇章阅读题型依然还存在于部分省、市公务员考试中,所以还不能对这一题型放松警惕。

  篇章阅读与片段阅读这对姊妹篇,不仅题型相似,更重要的是这两种题型的解题技巧和方法也十分相似,片段阅读的解题技巧篇章阅读也同样适用,篇章的解题方法大致分为:1、词句理解题;2、代词指代题;3、细节判断题;4、标题填入题;5、选词填空题;6、病句辨析题。下文教育将通过各地公务员考试历年真题来进行实例说明。

重庆  湖南  江苏  云南  内蒙古  天津

  重庆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言语理解与表达——篇章阅读练习

  例1.2008年重庆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41-45题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41~45题:

  那是一个初春的下午,乍暖还寒最难将息的时候。一个瘦瘦的男子走进来。他华贵的变色镜由于屋内昏暗的光线逐渐变得清澈透明,更显出脸色的苍白。

  他张了张嘴,没有出声。像一个剜去了肉的河蚌,干燥地敞着唇。

  院长回答说:“没有,还没有。”

  他每天都在这个时候走进来,问同样的话。院长都用同样的答案使他转身出去。相似的过程使院长先不好意思,抢先说。

  “可是,到底还要多长时间?”小伙子问。好像空气中有一条鞭子抽了他的脸,脸稀薄地红了。

  “不知道。你明白这不是天气预报。就是天气预报也常常搞错,在预报晴天的时候下雨。”院长鸟瞰着这个已不算年轻的年轻人。成天接触的都是垂垂老矣之人,院长觉得自己足有几百岁了。她比所有的人都要老,比那些将要死去的人老,比他们的子女更要老上几辈。

  “但是你们应该知道。没有人比你们更有经验了。”年轻人固执地说。他平日没有说过这么多的话。院长知道这种人一旦开始说了,他就会问个水落石出。

  “是的。我们是比一般的医院有些经验,但它毕竟不是定律。生孩子是有规律的,比如月份减三加七。但死没有。你母亲的各项生命指征都正常。就是说,她虽然是架旧马车了,可还在缓缓地运行。等着吧。有些时候我们所做的唯一事情,就是等待。”院长很体谅面前的年轻人。当家属把他们的亲人送到临终关怀医院来以后,院长就觉得同他们有一种亲属关系。

  “等到什么时候?”小伙子急切地问。

  “等她的精神突然好起来。眼睛会像涂了油似的发亮,说话充满感情。假如你的母亲是个文化人,还会有诗意。她会突然说她想吃某种东西,嗅觉突出的好,会听见很遥远的声音……到这种时候,就快了。依我们无数次的经验,从那时候起,大约还有一天的时间。”院长谆谆告诫。

  “那就是……”小伙子思索。

  “是的,那就是回光返照。”“可是我刚看了。她昏昏沉沉的,好像完全失去了知觉。我叫她,摇她,她什么表情也没有,只把睫毛闪了一下。”小伙子失望地说。

  “那是她在同你打招呼。别埋怨她,她只有这么多的劲,全使出来,只能动一动睫毛。你记住我的话,将来你老的时候,就知道这是什么滋味了。提眼皮的那块肌肉,距大脑最近又最轻巧。它是人类随意活动最后的屏障。”院长解释。

  “院长,不要同我说我老了以后的事情,我不愿意听这个。我会老,我们每个人都会老。在老还没有到来之前,让我们抓紧时机干点事。既然我们都会摊上那个结局,没有必要说来说去。我们的道德总是太注意结局而忽视过程。我还没有向您介绍过我自己……”年轻人激动起来。

  “我认识你,你不是21床的儿子吗?”院长道。

  “我是博士。在英语里博士和医生是一个词,可我不是医生是博士,是我的母亲把我培养成博士的。我马上要到德国去学习,这也是我母亲清醒时非常引以为豪的一件事。这是我的护照、签证,喏,还有一星期以后飞往法兰克福的机票……”小伙子把一大摊东西铺在桌面上,棕色的护照像一大块巧克力饼,斜插其中。

  院长不由自主地向后躲闪了半步。东西太杂乱,要是碰掉一星半点,说不清。

  41.文章记述的对话发生的地点是()。

  A.综合性医院B.儿童医院

  C.康复医院D.临终关怀医院

  【答案】D。

  【解析】从文中“院长很体谅面前的年轻人,当家属把他们的亲人送到临终关怀医院来以后,院长就觉得同他们有一种亲属关系。”可知,文章记述的对话应该发生在临终关怀医院。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42.男子向院长询问的是()。

  A.他母亲将什么时候去世B.他母亲的精神状况

  C.他母亲的生活情况D.他母亲的经济状况

  【答案】A。

  【解析】从文中“‘可是,到底还要多长时间?’小伙子问。好像空气中有一条鞭子抽了他的脸,脸稀薄地红了。”“‘等到什么时候?’小伙子急切地问。”以及从后面小伙子与医生的对话可以看出,他向院长询问的是他的母亲什么时候去世。

  43.男子迫切地希望()。

  A.医院治好他母亲B.他母亲在他出国之前去世

  C.带他母亲回家D.带他母亲出国

  【答案】B。

  【解析】从第42题分析及最后一段男子摊出自己的护照、签证等,可知,男子迫切希望自己的母亲在他出国前去世。

  44.男子的母亲()。

  A.神志不清B.精神好起来了

  C.回光返照D.毫无知觉

  【答案】D。

  【解析】从文中“可是我看到了,她昏昏沉沉的,好像完全失去了知觉。我叫她,摇她,她什么表情也没有,只把睫毛闪了一下。”以及下文院长的分析,可知男子的母亲毫无知觉。故正确答案为D。

  45.文中“不算年轻的年轻人”意指()。

  A.这个人显老,其实很年轻

  B.这个人显年轻,其实不年轻

  C.这个人其实不年轻,院长觉得自己老所以认为他年轻

  D.这个人其实很年轻,院长觉得自己老所以认为他也不年轻

  【答案】C。

  【解析】文章特意描述了“院长鸟瞰着这个已不算年轻的年轻人。成天接触的都是垂垂老矣之人,院长觉得自己足有几百岁了,她比所有的人都要老,比那些将要死去的人老,比他们的子女更要老上几辈。”由此得知院长觉得自己老,才把眼前的男子当做年轻人看的。故正确答案为C。

  湖南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言语理解与表达——篇章阅读练习

  例2.2007年湖南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19-20题

  这部小说描写的是四位农家少年,各自怀着不同的意愿,进入繁华而陌生的省城后,演出的一幕幕令人感慨的话剧。正直善良的红叶,为了替饱受欺凌的秦家老人告状而独闯省城;性格刚烈的天虎,为了争一口气达到求学目的而漂泊省城;憨厚沉静的米娃,为了替奶奶治病挣一笔住院费而吆喝叫卖于省城;伶牙俐齿的黄毛,则是为了好吃好喝发财致富而迷恋于省城。为了实现进城的意愿,红叶当起了保姆,天虎摆过棋摊打过短工,米娃执著于兜售他的花苗,黄毛则死皮赖脸地乞求……围绕着他们命运的轨迹,小说展开了一个个耐人寻味的故事。

  19.这是一则:

  A.书刊广告B.内容提要C.作品评论D.文章节选

  【答案】B。

  【解析】根据文章来看,这是对于一部小说内容的概括。故正确答案应为内容提要。

  20.下面说法符合这段文字内容的一项是:

  A.红叶为当保姆而进城B.天虎为打短工而进城

  C.米娃为卖花苗而进城D.黄毛为发财致富而进城

  【答案】D。

  【解析】根据文中所述,红叶为了替饱受欺凌的秦家老人告状而独闯省城;天虎为了争一口气达到求学目的而漂泊省城;米娃为了替奶奶治病挣一笔住院费而吆喝叫卖于省城;黄毛是为了好吃好喝发财致富而迷恋于省城。故正确答案应为D。

  江苏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言语理解与表达——篇章阅读练习

  例3:2009年江苏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A类-76-80题

  地震发生时,最基本的现象是地面的连续振动,主要是明显的晃动。极震区的人在感到大的晃动之前,有时首先感到上下跳动。这是因为地震波从地内向地面传来,纵波首先到达的缘故。横波接着产生大振幅的水平方向的晃动,是造成地震灾害的主要原因。1960年智利大地震时,最大的晃动持续了3分钟。地震造成的灾害首先是破坏房屋和构筑物,如1976年中国河北唐山地震中,70%~80%的建筑物倒塌,人员伤亡惨重。地震对自然界景观也有很大影响。最主要的后果是地面出现断层和地裂缝。大地震的地表断层常绵延几十至几百千米,往往具有较明显的垂直错距和水平错距,能反映出震源处的构造变动特征。但并不是所有的地表断裂都直接与震源的运动相联系,它们也可能是由于地震波造成的次生影响。特别是地表沉积层较厚的地区,坡地边缘、河岸和道路两旁常出现地裂缝,这往往是由于地形因素,在一侧没有依托的条件下晃动使表土松垮和崩裂。地震的晃动使表土下沉,浅层的地下水受挤压会沿地裂缝上升至地表,形成喷沙冒水现象。大地震能使局部地形改观,或隆起,或沉降,使城乡道路坼裂、铁轨扭曲、桥梁折断。在现代化城市中,由于地下管道破裂和电缆被切断造成停水、停电和通讯受阻,煤气、有毒气体和放射性物质泄漏可导致火灾和毒物、放射性污染等次生灾害。在山区,地震还能引起山崩和滑坡,常造成掩埋村镇的惨剧。崩塌的山石堵塞江河,在上游形成地震湖。

  76.文中提到“唐山地震中,70%~80%的建筑物倒塌,人员伤亡惨重”,旨在说明()

  A.地震的表现即地面的破坏B.地震首先破坏地面建筑物

  C.地震灾害后的主要表现D.地震带给人类巨大的伤害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前半句“地震造成的灾害首先是破坏房屋和建筑物”可选出最合适的答案是B。

  77.属于地震“次生灾害”的是()

  A.桥梁断裂B.管道破裂C.山体滑坡D.通讯中断

  【答案】D

  【解析】A、B、C同属于地震造成的主要灾害,而通讯中断属于地震间接形成的灾害。

  78.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是()

  A.地震中道路旁出现的地裂缝直接与震源的运动相关

  B.造成地震灾害的主要原因是横波产生的大振幅晃动

  C.地震中发生的火灾很可能是地震波造成的次生影响

  D.地震中喷沙冒水的现象也是地震晃动产生的结果

  【答案】A

  【解析】文中提到的“但并不是所有的地表断裂都直接与震源的运动相联系,它们也可能是由于地震波造成的次生影响。”这句话但后面的转折内容可以推翻A选项。

  79.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是()

  A.地震极震区的人首先必定感受到上下跳动

  B.山区发生地震就会造成掩埋村镇的惨剧

  C.地震造成地形的改变既有隆起也有下降

  D.地震崩塌的山石往往在山下形成地震湖

  【答案】C

  【解析】A、B答案都犯有同样的错误,就是答案过于肯定,而作者并没有表明很肯定的态度。在原文中提到山石在崩塌后堵截了河流才能形成地震胡,所以D不正确。

  80.本文主要讨论的问题是()

  A.地震产生的原因B.地震的次生灾害

  C.地震的各种现象D.地震造成的危害

  【答案】D

  【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地震灾害的主要原因和后果,其中主要讨论的是后果即“地震造成的危害”。

  云南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言语理解与表达——篇章阅读练习

  例4:2008云南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27-31题

  金属历来都是通过采矿、冶金制取的,可是80年代初期,科学家发现在聚乙炔中加入强氧化剂或还原剂后,它的导电性能大大提高。因为这种塑料具有金属的一般特性,所以人们称它为“人造金属”。近年来,它的发展极为神速,人们又先后研制成功了聚苯乙炔、聚苯硫醚和聚双炔类等。这种人造金属不仅具有金属光泽,还能导电传热,其用途十分引人瞩目。

  “人造金属”最奇特的功能是它的导电性。与普通塑料不同的是,“人造金属”塑料具有一种独特的线型结构,许多同样的分子能奇妙地结合起来,并带有较多的“自由”电子,这就使原来的塑料改变了物理性能,能够导电。它的导电率比铜、银还要高。普通金属的导电性,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在接近绝对零度时成为超导,但这种低温度很难得到。而人造金属却相反,随着温度升高,外围“自由”电子释放越来越多,因此导电性增大,在常温下呈现出超导电性能。实现超导,由低温变成常温,这是人造金属创造的一大奇迹,是科学家梦寐以求的目标,用超导体制造的发电机,它的效率可以从30%提高到98%,超导电线将使远距离无损耗输电的设想成为可能,使火车悬浮在轨道上高速运行,也将使有控热核聚变反应成为现实,最终解决能源问题。人造金属的另一突出贡献是,用它制成的新型电池代替笨重、硕大的铅蓄电池,可以使人们长期用蓄电池作为汽车动力有了(①)的可能。人造金属电池可提供相当于常规电池10倍的电力,不需要维修,充电次数可达1000次以上,使用寿命比铅蓄电池长4~5倍,而且不会污染环境。

  人造金属在外压和光的作用下,能产生电磁效应,把它装在扩音器上,能将声音放大;把它放在红外摄像机上,在红外热能作用下,也能产生工作电流进行录像。此外,人造金属弹性大、易加工、重量轻、耐磨蚀性能好、强度高、成本低。

  27.在文中的①里填一个最适当的词语()。

  A.希望B.实现C.成功D.盼望

  【答案】B

  【解析】A、D项明显不正确,然后根据语境判断,①处填入“实现”一词比“成功”一词更恰当,符合用语习惯。

  28.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人造金属”和普通金属的制作方法不同,但原料相同

  B.强氧化剂是制取“人造金属”的重要材料之一

  C.“人造金属”能够导电传热,因此具有金属光泽

  D.“人造金属”具有金属的一切性质

  【答案】B

  【解析】A项错误,“人造金属”实际上是塑料,和普通金属原料完全不同,排除A。C项错误,“人造金属”的导电传热性和金属光泽都是其特性之一,二者之间不存在因果联系,排除C。D项错误,原文说“人造金属”只是具有金属的一般特性,而不具有金属的一切性质,排除D。由“科学家发现在聚乙炔中加入强氧化剂或还原剂后,它的导电性能大大提高”可推出强氧化剂是制取“人造金属”的重要材料之一,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29.下列对“人造金属”的用途判断正确的是()。

  A.用“人造金属”制成的发电机,效率可以从30%提高到98%

  B.“人造金属”的超导功能实现了有控热核聚变反应

  C.“人造金属”电池充电一次,就可提供相当于常规电池的10倍的电力

  D.“人造金属”可以直接成为红外摄像机的工作电源

  【答案】C

  【解析】A项错误,原文说的是“用超导体制造的发电机,它的效率可以从30%提高到98%”,而不是用“人造金属”制成的发电机,它的效率可以从30%提高到98%,排除A。B项错误,原文说的是“将使有控热核聚变反应成为现实”,而不是已经实现了有控热核聚变反应,排除B。D项错误,由原文“把它放在红外摄像机上,在红外热能作用下,也能产生工作电流进行录像”可知,“人造金属”不能直接成为红外摄像机的工作电源,排除D。由“人造金属电池可提供相当常规电池10倍的电力”可知C项正确,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

  30.下列对“人造金属”导电性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自由电子”改变了塑料的物理性能,因而能够导电

  B.在接近绝对零度的相同条件下,“人造金属”仍比普通金属导电率高

  C.温度越高,导电性越强

  D.“人造金属”实现超导的尝试要求是常温以下

  【答案】A

  【解析】B项错误,原文只提到普通金属导电性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人造金属却随着温度升高导电性增大,而未将二者在接近绝对零度的情况做比较,排除B。C项表述片面,温度升高,外围“自由”电子释放越来越多,导电性增大,但如果温度升高到外围“自由”电子释放并不再越来越多时,导电性就不再增大了,排除C。D项错误,原文提及超导尝试要求是“常温下”,而不是“常温以下”,排除D。

  31.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人造金属”完全可以取代普通金属

  B.“人造金属”的制取带来了金属制造业的革命

  C.“人造金属”的主要经济效益是导电性强

  D.“人造金属”可以创造新能源

  【答案】C

  【解析】由“人造金属具有金属的一般特性”可知人造金属不能完全取代普通金属,排除A。原文谈及的主要是人造金属的导电导热性,而未提及带来了金属制造业的革命,排除B。人造金属的主要经济效益的生成在于它具有奇特的导电性,故C项正确。从原文中不能推断出D项内容。

  内蒙古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言语理解与表达——篇章阅读练习

  例5:2009内蒙古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19-23题

  请根据下文回答问题。

  2006年人才蓝皮书指出,在中国、美国、日本、德国、俄罗斯和印度六国人才国际竞争力排名中,中国位居第四位,仅排在俄罗斯和印度之前,属于第三层次。中国人才国际竞争力远低于排在第一位的美国,仅相当于美国的48%,总体差距非常明显。

  不过,令人意外的是,我国人才浪费现象却比较严重。蓝皮书指出,一方面,七成知识分子走在“过劳死”的边缘;另一方面,人才资源能力发挥程度偏低,总体能力发挥程度的平均数为61.9%,与充分发挥的差距为28.1%。专家由此测算出,2005年我国人才浪费总规模超过2500万人,导致的经济消耗和经济损失超过9000亿元。

  人才居然被浪费了?这个结论确实会让不少国人感到意外,毕竟多年来我们一直在强调科教薄弱的国情,怎么一下子人才反倒开始浪费了?这看似吊诡的结论,仔细思索之后却也不难找到答案。

  那些处于事业或人生巅峰状态的人才的英年早逝,无疑是一个国家的巨大损失。近年来中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但是,我们看到,生活压力与不科学的工作方式同样成了扼杀人才的罪恶之手。有调查显示,北京知识分子的平均寿命从10年前的五十八九岁降到调查时的五十三四岁。就在全球为老龄化社会[]时,知识分子“减去五岁”的现实无疑是一个值得警惕的信号。

  然而更大的浪费,仍在于日常生活与工作之中。古人云,“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今人同样将社会比作“最好的大学”。归根到底,学习是一辈子的事。这也意味着任何国家的人才培养都是一个漫长的系统工程,而不是以一个人是否大学毕业为准绳。在此意义上,建立一个学习型社会与创造型社会愈发显得重要。

  同样,为避免人才浪费,一个旨在实现人才价值的体制无比重要。经济学有个著名的“劣币驱逐良币”原理,讲的是当那些低于法定重量或者成色的铸币(劣币)进入流通领域以后,人们往往会先用劣币,而将那些良币收藏起来,正是因为抄袭者能变相得到社会的“报偿”与“奖励”。如果不学无术者位居权位,抄袭者赚的盆满钵满,久而久之,便会出现外行驱逐内行、谎言驱逐真实的尴尬危局。

  法国著名的思想家圣西门曾经讲过一段十分经典的话:“假如法国突然失去了自己的50名优秀物理学家,50名优秀化学家,50名优秀诗人,50名优秀作家,50名优秀军事家和民用工程师……法国马上就会变成一具没有灵魂的僵尸。”正因为此,世界上所有致力于真正焕发本民族活力的政府,都不遗余力地促进各个领域杰出头脑的崛起。而未来中国的发展,同样要得益于无数杰出头脑的崛起。

  19.填入文章第四段[]处最合适的词语是()。

  A.殚精竭虑B.胆战心惊C.趋之若鹜D忧心忡忡

  【答案】D。

  【解析】殚精竭虑:形容用尽心思。胆战心惊:形容十分害怕。趋之若鹜:像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比喻很多人争着赶去,多用贬义。忧心忡忡:忧愁得心情不能安静。这里用“忧心忡忡”更为合适。

  20.以下符合作者观点的是()。

  A.国家培养人才不应仅以学历为标准B.走出大学的人才应一心专注科研

  C.建立创新型社会比学习型社会更重要D.我国应进一步加大人才培养规模

  【答案】A。

  【解析】B项文章并未提及;由“在此意义上,建立一个学习型社会与创造型社会愈发显得重要”知,C项不正确;D项文章也未提及,文章重点讲怎么避免人才的浪费。由“任何国家的人才培养都是一个漫长的系统工程,而不是以一个人是否大学毕业为准绳”知,A项符合文意。

  21.作者用“劣币驱逐良币”来比喻()。

  A.杰出人才的浪费现象B.知识界的抄袭现象

  C.人才培养出现滞后问题D.人才使用的体制性缺陷

  【答案】D。

  【解析】由第六段知,作者用“劣币驱逐良币”来比喻人才使用的体制性缺陷,这一段紧紧围绕“体制性缺陷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人才的浪费”展开论述。正确答案为D。B项只是“体制性缺陷”的一个例子,不能概括作者比喻的内涵。

  22.以下哪项没出现在2006年人才蓝皮书中?()

  A.我国人才国际竞争力较低

  B.我国的人才浪费已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

  C.生活和工作压力是导致知识分子“过劳死”的原因

  D.美国人才国际竞争力指标高出中国一倍多

  【答案】C。

  【解析】由“中国人才国际竞争力远低于排在第一位的美国,仅相当于美国的48%,总体差距非常明显”知,A、D项出现在2006年人才蓝皮书中;由“2005年我国人才浪费总规模超过2500万人,导致的经济消耗和经济损失超过9000亿元”知,B项出现在2006年人才蓝皮书中;C项是作者归纳的原因,并不是2006年人才蓝皮书给出的。

  23.文章末尾法国思想家圣西门的话表明()。

  A.法国政府很注重焕发本民族活力

  B.各国优秀科学家是整个世界的灵魂

  C.国家应在各个领域培养优秀人才

  D.各国的发展均得益于优秀科学家的表现

  【答案】C。

  【解析】文章最后引用法国思想家圣西门的话,但不止说“法国政府”,A项不正确;当然也不是只说科学家,而是各个领域的优秀人才,故B、D项错误,正确答案为C。

  天津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言语理解与表达——篇章阅读练习

  例6:2008年天津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38-41题

  阅读下文,并回答38-41题。

  石缝间的生命

  ①石缝间倔强的生命,常使我感动得潸然泪下。

  ②或者就只是一簇一簇无名的野草,春绿秋黄,岁岁枯荣。它们没有条件生长宽阔的叶子,它们有的只是三两片长长的瘦的薄叶,更有的,它们就在一簇一簇瘦叶下自己生长根须,只为了不向母体吮吸一点乳汁,便自己去寻找那不被觉察到的石缝。这就是生命。如果这是一种本能,那么它正说明生命的本能是多么尊贵,生命有权自认为辉煌壮丽,生机竟是这样的不可遏制。

  ③或者就是一团一团小小的山花,大多又都是那苦苦的蒲公英。它们的茎叶里涌动着苦味的乳白色的浆汁,它们的根须在春天被人们挖去做野菜。而石缝间的蒲公英,却远不似田野上的同宗生长得那样茁壮。它们的茎显得坚韧而苍老,它们的叶因枯萎而失去光泽,它们的根深埋在石缝狭隘的间隙里。它们默默地为攀登的人准备了一个可靠的抓手。生命就是这样地被环境规定着,又被环境改变着。适者生存的规律尽管无情,但一切的适者都是战胜环境的强者,生命现象告诉你,生命就是拼搏。

  ④如果石缝间只有这些小花小草,也许还只能引起人们的哀怜;而最为令人赞叹的,就在那石岩的缝隙间,还生长着参天的松柏。它们使高山有了灵气,使一切的生命在它们面前显得苍白逊色。它们的躯干就是这样顽强地从石缝间生长出来的,每生长一寸都要经过几度寒暑,几度春秋。然而它们终于长成了高树,伸展开了繁茂枝干,团簇着永不凋落的枝叶。它们耸立在悬崖断壁上,耸立在高山峻岭的巅峰,只有那盘结在石崖上的树根在无声地向你述说,它们的生长是一次多么艰苦的拼搏。有时,一株松柏,它的根须竟要爬满半壁山崖,由此,它们才能迎击暴雨的侵袭,它们才终于在不属于自己的生存空间为自己占有一片土地。

  ⑤愿一切生命不致因飘落在石缝间而凄凄艾艾。愿一切生命都敢于去寻找最艰苦的环境。生命正是要在最困厄的境遇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从而锤炼自己,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

  ⑥石缝间顽强的生命,它既是生物学的,又是哲学的,是生物学和哲学的统一。它又是美学的,它具有如此震撼人们心灵的情感力量,它使我们赖以生存的这个星球变得神奇辉煌。

  38.“石缝间倔强的生命”为什么使作者“感动得潸然泪下”的原因是()

  A.它们在艰难困苦中生活,使人们非常感动。

  B.它们战胜了环境,具有震慑人们心灵的情感力量。

  C.作者在同情野花野草的同时,也在感叹人生。

  D.在石缝间顽强生长的小花小草,其拼搏的精神能惊天地,泣鬼神。

  【答案】B。

  【解析】根据文中所述,作者表达了石缝间的小草、山花和松柏等生命倔强的拼搏,在恶劣的环境中战胜环境的情感,认为它们具有震撼人们心灵的情感力量,使我们赖以生存的这个星球变得神奇辉煌。因些本题应该选B。

  39.对生命有权自认为辉煌壮丽一句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一切的适者都是战胜环境的强者,生命现象告诉你,生命就是拼搏。

  B.盘结在石崖上的树根向你诉说,它们的生长就是拼搏。

  C.生命正是要在最困厄的境遇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从而锤炼自己,是自己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

  D.石缝间倔强的生命,使我们赖以生存的这个星球变得神奇辉煌。

  【答案】A。

  【解析】根据上文所述,A项才是作者要表达的意思,B和D都过于片面。C项只是战胜环境的一个方面,同样也是片面的。

  40.文中“生命就是这样被环境规定着,又被环境改变着”。系指:()

  A.适者生存,在自然界竞争中优胜劣汰。

  B.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只有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

  C.自然界中的一切生物只能被环境所改变,而不能改变环境。

  D.同是蒲公英,在田野上长得茁壮,被人们挖去做野菜,在石缝间长得坚韧而苍老,给人们做抓手。

  【答案】A。

  【解析】根据下文“适者生存的规律尽管无情,但一切的适者都是战胜环境的强者,生命现象告诉你,生命就是拼搏。”可知A项是正确的。

  41.文章最后写道:“石缝间顽强的生命,它既是生物学的,又是哲学的,是生物学和哲学的统一”。对这句话的具体含义的理解,最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世间一切生命的一生,便是奋斗的一生。

  B.适者都是战胜环境的强者,生命就是拼搏。

  C.战天斗地,其乐无穷。

  D.野花野草只有在石缝间拼搏,才能长出绿叶

  【答案】B。

  【解析】上述选项中只有B项符合文意,A、C、D三项都不符。

展开全文

公务员万题库

更多
行测
行测
已有8112791人做题
下载
申论
申论
已有421104人做题
下载

公务员章节课

全部科目
评论(0条) 发表
Copyright © 2004-
考试吧(m.566.com)北京美满明天科技有限公司
社会统一信用代码:91110108MA01WU311X
帮助中心